夏時制的意思、夏時制的詳細解釋
夏時制的解釋
詞語分解
- 夏的解釋 夏 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糧。 中國朝代名:夏代。夏曆。 指中國:華夏。 姓。 冬 筆畫數:; 部首:夂; 筆順編號:
- 時制的解釋 .指時節和制度。《詩·鄘風·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營宮室,得其時制,百姓説之,國家殷富焉。” 孔穎達 疏:“既得其時節,又得其制度。”.指當時的制度。 清 陳天華 《中國革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夏時制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夏時制(又稱夏令時、日光節約時制)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調整地方時間的制度,其核心是通過調整時鐘使人們更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目的
夏時制在夏季将标準時間撥快1小時(例如從7點調整為8點),冬季再撥回。主要目的是減少照明用電,通過延長日間活動時間與日照同步,促使人們早睡早起。
二、實施方式
- 時間調整:通常在春季将時鐘撥快1小時(如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秋季撥回。
- 適用範圍:高緯度地區(如歐洲、北美)因夏季日照變化顯著,節能效果更佳;低緯度地區效果有限。
三、曆史與發展
- 起源:最早由本傑明·富蘭克林于1784年提出概念,1915年德國成為首個實施國家。
- 中國實踐:1986-1991年實行,雖每年節省電費超3個三峽,但因民衆適應困難等問題于1992年取消。
四、全球現狀
截至2023年,全球約110個國家采用夏時制,但具體規則差異較大。例如:
- 歐盟: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至10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實行。
- 美國:多數州采用,但部分地區(如夏威夷、亞利桑那州)例外。
五、争議與局限性
- 健康影響:時間調整可能擾亂生物鐘,短期增加心髒病等風險。
- 節能效果:現代照明技術普及後,節能量逐漸減弱,部分國家因此取消。
如需了解具體國家/地區的實施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夏時制
夏時制是指将每天的時間劃分為夏令時和标準時間兩種制度,通過調整鐘表以提前或延遲一個小時來適應夏季的光照時間。夏時制是一種對時間的調整方式,旨在節約能源、提高生活質量和適應自然光照的變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夏時制的拆分部首是日(ri)和阜(fu),它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夏時制最早源于英國,于1907年首次提出并在1916年開始實施。一戰期間,人們希望通過減少照明等措施節省煤炭等能源資源。
繁體
夏時制的繁體為「夏令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夏時制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是采用「仲夏時分」的方式來表示。
例句
1. 今年的夏時制将從3月15日開始實施。
2. 夏時制的調整對于農田裡的作物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組詞
夏季、時間、制度、調整、鐘表、實施、光照、變化
近義詞
夏令時
反義詞
标準時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