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處的意思、設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處的解釋

安排;處置。 明 唐順之 《鳳陽等處災傷疏》:“ 嘉靖 三十三年,又復截留 揚州 等府起運漕糧數萬以賑 淮 北,是時 江 淮 之民實賴存活。今當兵戈擾攘,災傷異常,尤宜比例設處。”《儒林外史》第三回:“看看上京會試,盤費、衣服都是 金有餘 替他設處。”《天雨花》第二三回:“開門七件難設處,甘旨供來不稱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設處”是一個漢語動詞詞組,讀音為shè chǔ(注意“處”在此讀第三聲),其核心含義為安排、處置,常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安排與處理
    指對事務進行妥善的籌劃或解決,例如處理緊急事務、安排資源等。
    如明代唐順之《鳳陽等處災傷疏》中提到“尤宜比例設處”,即強調根據情況妥善安排赈災事宜。

  2. 籌措與解決
    側重于對困難或需求的具體應對,如《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盤費、衣服都是金有餘替他設處”,意為籌措資金和物資。


二、使用場景


三、與“處”字的關聯

“處”在“設處”中讀chǔ,表示處理、安置 的動作(如“設身處地”“處理”)。
而讀chù 時,則指地點或部分(如“辦事處”“長處”),與此處含義不同。


四、例句參考

  1. 《天雨花》第二三回:“開門七件難設處,甘旨供來不稱心。”
    (指日常生活用度難以籌措。)
  2. 現代仿古用法:“此事需盡快設處,以免延誤。”

五、總結

“設處”強調主動安排與解決問題,具有古典色彩,現代語境中可替換為“處理”“安排”等詞。如需查閱更多古典用例,可參考《儒林外史》《鳳陽災傷疏》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設處的意思

設處(shè chǔ)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安置”,也可以表示“設定”,常用于描述安排、布置、部署等活動。

部首和筆畫

設處的部首是讠(訂字旁),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設處源于古代漢字,是由“讠”和“處”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其中,“讠”表示言語,表明這個詞與語言、說話相關,“處”表示位置、環境,表示對某人或某事進行安置或安排。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設處仍然保持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設處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結構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我們需要設處一支專門的小組,來處理這個問題。

2. 經過讨論,我們設處了一個新的工作計劃。

組詞

設想、設立、設備、布設等。

近義詞

安置、安排、布置、部署等。

反義詞

撤銷、解散、取消、廢除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