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耳的意思、涤耳的详细解释
涤耳的解释
洗耳。表示恭敬地倾听。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整身倦世,探隐拯沉;不远遐路,幸见光临;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词语分解
- 涤的解释 涤 (滌) í 洗:洗涤。涤濯。涤除。涤荡。涤瑕荡秽。 古代指养祭牲的房子。 古代指音乐节奏急速。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耳的解释 耳 ě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
网络扩展解释
“涤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意思:指“洗耳”,字面理解为清洁耳朵的动作。
- 引申义:象征恭敬地倾听,表达对他人言语的尊重和专注。
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植的《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此处通过“涤耳”强调倾听时的庄重态度。
- 语境特点:多用于书面或古典文学中,现代口语较少使用,常见于强调谦逊、尊重的场景。
结构解析
- 单字拆分:
- 涤:本义为洗涤、清除(如“涤除”)。
- 耳:指耳朵,引申为“倾听”或“听闻”。
扩展说明
- 文化内涵:该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与“洗耳恭听”意义相近,但更显文雅。
若需进一步了解“涤”的其他用法或相关词语,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涤耳(dí ěr)是一个汉字词语,含有“涤”和“耳”两个字。涤的拆分部首是水,共有十四笔;耳的拆分部首是耳,共有六笔。涤耳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涤耳目”演变而来的,意思是清洗耳朵和目光。在繁体字中,涤耳的写法保持不变。古代汉字写法中,耳字有时也会写成戈字旁加三点。例句:他眼光独到,能够涤耳明目,看清问题的本质。
涤耳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涤耳情深、涤耳悟道等。与涤耳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洗耳恭听”,表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反义词有“聋如蚊子”,形容不听劝告的人。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