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烹蛇的意思、烹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烹蛇的解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十載: 元嘉 中, 廣州 有三人共入山中伐木。忽見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取煮之。湯始熱,便聞林中如風雨聲。須臾,有一蛇大十圍,長四五丈,徑來湯中銜卵去,三人無幾皆死。後因以“烹蛇”為典,謂其事會招來禍殃。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飼雀曾傳慶,烹蛇詎有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烹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具體文獻和典故理解:

一、比喻嚴厲打擊惡勢力 源于古代對蛇的負面象征意義,成語中“烹蛇”指用火煮蛇肉,引申為徹底清除害群之馬或打擊惡勢力。例如在政治或社會語境中,可形容對犯罪集團、腐敗現象的強力整治行動。此用法強調主動性和正義性,常見于現代漢語的比喻表達。

二、典故中的招緻災禍 晉代《搜神後記》記載:三人山中伐木時煮食巨蛇卵,引來大蛇報複緻死,後以“烹蛇”代指因冒犯禁忌或貪婪引發的禍患。該典故警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或暗喻因不當行為招緻嚴重後果,多用于文學或寓言場景。

使用注意:

  1. 兩種含義來源不同,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2. 現代使用中第一種(打擊惡勢力)更常見,第二種多保留在古籍分析或特定文學創作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烹蛇的意思

《烹蛇》是一個成語,意為烹煮蛇肉。在成語中,烹蛇一詞用來比喻采取激烈的手段或魯莽的行為來解決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烹蛇”由“火”和“蟲”兩個部首組成,火部表示與火相關的意義,蟲部表示與蟲類相關。

拆分成字的筆畫數為6畫。

來源

《烹蛇》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史記》中的“留侯論》篇。文章中講述了韓國公子信(留侯)在遊說趙王的過程中,用“烹蛇舉火”的方法,來說明鎮壓群雄的必要性。

繁體

“烹蛇”一詞的繁體字為“烹蛇”。與簡體字相比,繁體字是在字形上更加複雜,通常在台灣、香港以及一些華人社區中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烹蛇一詞的字形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由火和蟲兩個部首組成,形狀相對簡單。

例句

他對待問題總是采取烹蛇之計,缺乏耐心和智慧。

組詞

烹煮、烹調、烹饪、烹炖、烹炸

近義詞

燒蛇、屠蛇、殺蛇

反義詞

救蛇、護蛇、養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