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更休的意思、更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更休的解釋

輪番休耕;輪番休息。 宋 蘇轼 《雜說》:“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 宋 陳亮 《酌古論四·李靖》:“節制之兵:其法繁,其行密;隅落鉤連,曲折相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前者鬭,後者息力;後者進,前者更休。”《金史·宣宗紀中》:“壬午,遣近侍四人巡視築城丁夫,時其飲食,聽其更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更休是古漢語複合詞,需拆分釋義:

一、本義解析

更(gēng):動詞,指“輪流”“替換”,如《說文解字》:“更,代也。”

休:動詞,意為“停止”“休息”,如《爾雅·釋诂》:“休,息也。”

組合後,“更休”指輪番休息或交替停止勞作,強調周期性輪換的行為模式。

二、文獻例證

北宋《宋史·河渠志》載:“(汴河)歲調夫修治……分作兩番,更休以息民力。”¹⁻²

此處指治河勞役分兩批交替進行,以減輕民力消耗,印證其“輪替休息”的核心含義。

三、引申内涵

在曆史語境中,“更休”隱含制度性調度特征,多見于勞役、兵役等需持續運作的場景。如明代《農政全書》提及屯田制“軍士分番更休”,體現對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³

四、現代關聯

詞義雖罕用于現代漢語,但概念仍存于“輪班制”“調休”等制度中,如《現代漢語詞典》釋“輪班”為“分班輪流工作”,可視為“更休”的語義延續。


來源說明

  1. 《宋史·河渠志》(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九十三)
  2. 《王力古漢語字典》“更”字條(中華書局2000年版)
  3. 《農政全書·屯田疏》(崇祯平露堂刊本卷十二)

    ※ 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或圖書館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更休”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ēng xiū(注音:ㄍㄥ ㄒㄧㄡ),其核心含義為輪番交替的休息或休耕。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輪番休耕
    指在農業中,通過輪流讓土地休耕以恢複地力。例如宋代蘇轼《雜說》提到:“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
    (土地肥沃且面積廣,便可輪換休耕,使土壤肥力得以恢複。)

  2. 輪番休息
    多用于軍事或勞動場景,指人員交替休息以保持持續運作。如《金史·宣宗紀》記載:“遣近侍巡視築城丁夫,時其飲食,聽其更休。”
    (安排人員輪換休息,并确保飲食供應。)


二、用法與例證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詳細例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奧庰背陰比斯開灣博士後常棣碑城阿承弊乘雲行泥赤字出錯醇驷忖沙登攀點差掉換隄潰蟻孔東幸對對子堵截浮棚告便共存鼓龍胡果刑信賞盍旦魂驚膽顫交響金昌亭競躁進武九位句贅考滿阆伉瘣木楞子眼梨圈龍漠龍浔緑劍真人溟陬泥信評介敲門讓權申暢生禀聲猷石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霜液束裝就道食子徇君酸吟童首逶夷閑唠顯謀獻殺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