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動儀的意思、地動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動儀的解釋

[seismograph as invented by the Chinese scientist Zhang Heng in A.D. 132] 候風地動儀的簡稱

詳細解釋

候風地動儀的簡稱。 東漢 天文學家 張衡 所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用銅鑄造,形如酒樽,頂上有凸起的蓋,周圍有八個龍頭對準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着一個小銅球。對着龍嘴有八個銅蛤蟆,昂頭張嘴,蹲于地上。哪裡發生地震,對準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張開,嘴裡的銅球就落到銅蛤蟆的嘴裡。《後漢書·張衡傳》:“ 陽嘉 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 隴西 ,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于公元132年發明的世界首台地震監測裝置,正式名稱為“候風地動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核心結構與原理

  1. 外形設計:主體為青銅鑄造,形似酒樽,頂部有凸起圓蓋,周圍均勻分布八個方位(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每個方位對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下方放置張口承接的銅蟾蜍。
  2. 監測機制:利用慣性原理,内部懸挂“都柱”(類似擺錘),當地震波傳來時,都柱因慣性偏離,觸發對應方向的機關,使龍口銅珠落入蟾蜍口中,以此判斷地震方向。

曆史驗證與意義

現代研究與争議

當前博物館展示的為後世複原模型,原物已失傳。部分學者對其内部構造存在不同解讀,但核心原理(慣性觸發方向指示)被廣泛認可。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科技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地動儀(dì dòng yí)這個詞指的是一種用來測量地震的儀器。它是由“地”和“動”兩個部首組成的。 - “地”部首(chì zi)有兩筆,表示與地球有關的事物,如地面、土地等。 - “動”部首(xíng zi)有五筆,表示與運動有關的事物,如移動、搖動等。 地動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含義沒有變化。如今,地動儀在現代漢字中寫作“地動儀”,沒有繁體寫法。 以下是一個關于地動儀的例句: 地動儀是科學家們用來預測地震的重要工具。 一些與地動儀相關的詞組: 1. 地震監測(dì zhèn jiān cè):earthquake monitoring 2. 地殼運動(dì qiào yùn dòng):crustal movement 3. 地質勘探(dì zhì kān tàn):geological exploration 與地動儀意義相近的詞語: 1. 地震儀(dì zhèn yí):seismograph 2. 測震儀(cè zhèn yí):seismometer 地動儀的反義詞可以是一些與************相對的詞語,如: 1. 平靜(píng jìng):calm 2. 穩定(wěn dìng):stable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