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飇的意思、風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飇的解釋

1.同“ 風飆 ”。 漢 王粲 《雜詩》:“風飇揚塵起,白日忽已冥。”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樹頂鳴風飇,草根積霜露。” 唐 杜甫 《水檻》詩:“蒼江多風飇,雲雨晝夜飛。”

2.猶風标。《晉書·羊祜杜預傳論》:“垂大信於南服,傾 吳 人於 漢 渚, 江 衢如砥,襁袂同歸。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窮巷,落落焉其有風飇者也。”《周書·庾信傳》:“ 鎮北 之負譽矜前,風飆懔然。”參見“ 風标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風飇”一詞,可能存在兩種解讀方向,需結合語境進一步确認:

  1. 若指“風飇”(風飙):

    • 該詞由“風”+“飇”(同“飙”)組成,“飇”意為暴風、疾風,如《說文解字》中“飙,扶搖風也”。因此“風飇”為同義複詞,指迅猛的狂風,常見于古漢語詩文,如“風飙揚塵起”(曹植《雜詩》)形容風勢猛烈。
  2. 若為“風旆”的誤寫(用戶可能因字形相近混淆):

    • 根據中“風旆”的解釋,其含義為:
      • ①風中的旗幟(如“城頭風旆動,河上戰聲多”);
      • ②酒旗的别稱(古代酒家用旗招攬顧客,如“青簾風旆,煙草離離”)。

建議:若原詞出自古籍或特定文本,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描述自然景象,更可能為“風飇”(狂風);若涉及旗幟或酒家意象,則可能為“風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風飇》的意思和相關信息 段落1(h2标籤):意思 《風飇》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風吹動樹木搖曳的樣子或風吹亂的狀态。 段落2(h2标籤):部首和筆畫 《風飇》的部首是風(風字底下的一橫),共有20個筆畫。 段落3(h2标籤):來源 《風飇》是由風字和飒字合并而成。飒字是古代風吹過樹葉時發出的聲音的意思,當與風字結合時,表示風吹拂樹木的景象。 段落4(h2标籤):繁體 在繁體字中,《風飇》的寫法是「風飄」。 段落5(h2标籤):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飋是六個既有部首又有獨立字形的字之一,它的意思是風吹亂或疾風的樣子。古時候的寫法是「風飍」。 段落6(h2标籤):例句 1.風飇過後,樹上的葉子紛紛落下。 2.風飇的夜晚,沒有人敢外出。 段落7(h2标籤):組詞 《風飇》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其他詞語,比如「風飇草動」(風吹動草的情景),「飇風勁雨」(狂風暴雨)。 段落8(h2标籤):近義詞 與《風飇》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風拂」、「風擺」或「風吹」。 段落9(h2标籤):反義詞 與《風飇》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寧靜」、「安穩」或「靜止」。 請記住以上内容是給您提供的相關信息,如果您還有其他需要,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