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涓埃的意思、涓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涓埃的解釋

[negligible] 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略盡涓埃之力

詳細解釋

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周書·蕭撝傳》:“臣披款歸朝,十有六載,恩深海嶽,報淺涓埃。” 唐 杜甫 《野望》詩:“惟将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明 無名氏 《四賢記·赴選》:“想我昔年受其大恩,未及涓埃之報。” 魯迅 《集外集拾遺·<何典>題記》:“我是最不擅長于此道的,雖然老朋友的事,也還是不會捧場,寫出洋洋大文,俾于書,于店,于人,有什麼涓埃之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涓埃”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典文獻:
    • 《周書·蕭撝傳》中“恩深海嶽,報淺涓埃”,表達恩情深厚而自己的回報微不足道。
    • 杜甫《野望》詩“未有涓埃答聖朝”,以“涓埃”自謙未能為朝廷盡微薄之力。
  2. 現代用法:
    • 多用于書面語或自謙語境,如“略盡涓埃之力”,表示貢獻雖小但仍願盡力。

三、近義詞與擴展


四、現代應用

常見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強調謙遜态度。例如:“個人的努力隻是涓埃之力,但衆人齊心可成江河。”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用法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涓埃

涓埃(juān āi)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具有豐富的意義和用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涓埃由兩個部首組成,從左至右分别為“水”(氵)和“土”(土),共計13個筆畫。

來源

涓埃這個詞源自《詩經·大雅·蕩》:“雲作雨潤,泰山涓埃。”這裡的涓埃指的是山上的水霧、微小的水滴。後來,涓埃也引申為微小的事物、細微的變化。

繁體

涓埃的繁體形式為「涓」和「埃」。

古時候漢字寫法

涓埃在古代拼音寫法中為「卷乂」。

例句

1. 他的身影在雨中消失,隻留下一絲涓埃。

2. 她在生活瑣碎之間,發現了時光涓埃中的美好。

組詞

涓流、涓滴、涓滴不漏

近義詞

微塵、微末、細微

反義詞

巨大、重要、顯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