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節的意思、同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節的解釋

同樣的節度、規制。《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鄭玄 注:“言順天地之氣與其數。” 孔穎達 疏:“大禮與天地同節者,天地之形各有高下大小,為限節,大禮辨尊卑貴賤,與天地相似,是大禮與天地同節也。”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極天蟠地之禮,周旋揖讓之規,百神於是會昌,二儀以之同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節是漢語複合詞,由“同”(相同、一緻)和“節”(本義為竹節,引申為段落、節奏、法度等)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具有相同的節奏、段落、法度或規範,強調事物在結構、規則或時序上的一緻性。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相同的節奏或段落

    指音樂、文章或行為在韻律、章節劃分上保持一緻。如《禮記·樂記》所言“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此處“同節”指禮的規範與天地運行規律相契合。

  2. 一緻的法度與規範

    引申指社會制度、禮儀規則的高度統一。如古代典制中“同節”表示禮法制度的标準化,如《周禮》強調“以六典同節萬民”,即通過法典使民衆行為合乎統一規範。

二、典籍用例

三、現代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同節”可用于描述法律條文同屬某一章節(如“刑法第二百條同節規定”),或比喻行為遵循共同準則(如“團隊協作需與整體戰略同節”),突顯系統性與協調性。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禮記譯注》(中華書局)
  4. 《文心雕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同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文獻來源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現代常見含義:共同的節日或慶典

  1. 基本釋義
    “同”指相同,“節”指節日或慶典,合起來表示“同樣的節日或慶典”。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同一個節日相聚慶祝,共享歡樂氛圍,例如家人、朋友在重要節日團聚的場景。
    例句:

    “同席而坐,同日而慶,同節而歡,祝祖國母親生日大快樂!”

二、古代文獻中的引申含義:相同的節度或規制

  1. 經典出處
    出自《禮記·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這裡的“同節”指禮制與自然規律相契合,即“同樣的節度、規範”。
  2. 深層解析
    古代學者鄭玄注解為“順天地之氣與其數”,孔穎達進一步解釋為“禮法辨尊卑貴賤,與天地之形的高下大小相應”,強調禮制與自然秩序的對應關系。

三、使用場景與區分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詞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相關注釋或權威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敗功包賠賓故避稅不吝賜教長語潮頭籌回祠曹賜祝竄避竄迹邨墟促中刀美蘭大手術渡仔放饷非是吠陀風幡國攜毫厘絲忽龢甯檢戒剿撲挾日激煩酒铛倦客君卿脣舌孔曾叩請跨年度綿頓默忖磨菇辟舍蒲蘇乞藏蕲州鬼全始全終曲業如是如雲沈覆是今水霸輸将私積天力庭旅通向團齡緼襏飨祚小白骁将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