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猖的意思、披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猖的解釋

(1).亦作“ 披昌 ”。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獨孤信等傳論》:“ 誼 文武奇才,以剛正見忌, 有隋 受命,鬱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終之克鮮。” 明 屠隆 《昙花記·雠邪設謗》:“前日 蕭黃流 與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員良将,朝廷不能驅使,以緻披猖。” 王闿運 《彭壽頤哀詞》:“罷計 洛陽 ,羣寇披昌。” ********* 《國民之薪膽》:“甲辰之役, 日本 與 俄 争我 滿洲 ,而以我國為戰場,我反作壁上觀,其結果緻敵勢益見披昌。” 郭沫若 《豕蹄·賈長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

(2).潰散;失意;狼狽。《梁書·王僧辯傳》:“ 上黨王 陳兵見衛,欲敍安危,無識之徒,忽然逆戰,前旌未舉,即自披猖,驚憚之情,彌以傷惻。”《北史·王晞傳》:“人主恩私,何由可保?萬一披猖,求退無地。” 唐 高適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詩:“ 東周 既削弱,兩 漢 更淪沒。 西晉 何披猖,五胡相唐突。”《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吾奉詔讨賊,不幸部曲叛散,欲入朝自訴,又為 紹榮 所隔,披猖至此。”

(3).飛揚。 唐 唐彥謙 《春深獨行馬上有作》詩:“日烈風高野草香,百花狼籍柳披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猖”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猖獗、猖狂
    指行為放肆、毫無顧忌,常用于形容人肆意妄為。例如:“紅巾四擾太披猖,百戰将軍飲血亡”。
    将其定義為成語,強調“肆無忌憚”的貶義色彩。

  2. 潰散、失意、狼狽
    描述局勢或人的狀态潰敗、困頓。如《梁書》中“前旌未舉,即自披猖”,指軍隊未戰先亂。

  3. 飛揚、繁盛
    少數語境中可指事物張揚或茂盛,如唐詩“百花狼籍柳披猖”,形容柳枝飛舞之态。


二、用法與例句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及現代詞典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北史》《梁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猖

披猖(pī ch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人的舉止或言行激動、猖狂而不顧一切。

披猖的字形可拆分為“⺘”、“甘”和“犬”三個部首。其中,“⺘”是指手或者手的動作,“甘”表示嘴巴,而“犬”代表狗。

披猖一詞源于《莊子》:“罔兩喨兮!其猶異止也。瞻彼無人兮!愁于貞子。”其意思是指人追求事物的極緻,猶如犬兒抓食時候那種狂熱的姿态。

披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披蹌」,字形略有不同,但發音和意思沒有變化。

古時候,披猖一詞沒有統一的規定字形,可以根據具體的文獻或書法風格有所不同,但其意思始終不變。

以下是一些使用披猖的例句:

1. 他在演講中披猖而出,動情激烈,引起了觀衆的共鳴。

2. 他在比賽時披猖而上,毫不畏懼地向對手發起進攻。

披猖的近義詞包括:狂熱、放蕩、狂躁、瘋狂等;反義詞則有:克制、冷靜、溫和、穩重等。

其餘組詞如下:

1. 披星戴月:形容人勇敢奮鬥,夜以繼日的樣子。

2. 猖狂:形容人舉止狂妄張狂,毫無約束。

3. 念念不忘:形容人牢記在心,總是想着某件事情。

4. 得意揚揚:形容人心情極其愉快,無法掩飾自己的喜悅。

綜上所述,披猖是一個用來形容人激動、猖狂的詞語,源自《莊子》,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統一的規定字形,今天的寫法為“披猖”。該詞可以用在形容言行或舉止激動狂熱的場合,它的近義詞有狂熱、放蕩,反義詞有克制、冷靜。此外,還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組成常用詞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