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圖說的意思、圖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圖說的解釋

[illustrated books;illustrated explanation] 著作中以圖畫為主稍加文字說明,多在書中出現

詳細解釋

兼附圖畫以助解說的著作。如 宋 周敦頤 有《太極圖說》, 明 王徵 有《諸器圖說》等。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戰》:“或具圖説,請造作,則藉官本以興創之,禁别家仿製以培植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圖說"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圖"和"說"兩部分組成,其核心含義指以圖畫為主、輔以文字解說的一種表達方式或作品形式。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字義分解與合成

    • 圖 (tú):本義指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即圖畫、圖像。引申為描繪、謀劃等義。在"圖說"中,取其"圖畫"的本義。
    • 說 (shuō):本義指用言語解釋、講述、說明。在"圖說"中,取其"解說"、"說明"之義。
    • 合成義:"圖"與"說"結合,意指"圖畫及其解說",強調圖畫是主體,文字解說是對圖畫的闡釋、補充或說明,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表達單元。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核心含義 "圖說"指的是一種以圖畫為主要呈現方式,并配有相應文字解釋說明的體裁、方法或具體作品。其特點在于:

    • 直觀性:圖畫提供直觀、形象的視覺信息。
    • 輔助性:文字解說對圖畫的内容、背景、細節、原理等進行解釋、補充或引申。
    • 互補性:圖與文相互配合,圖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文使圖像信息具體化和深化,共同達到更清晰、更有效的傳達目的。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應用與形式

    • 書籍體裁:曆史上指圖文并茂的書籍,如《本草圖說》、《天工開物》中的插圖配文部分。現代泛指所有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進行知識普及、故事講述或信息說明的書籍,如"科普圖說"、"曆史圖說"、"兒童圖說"等。
    • 表達方式:指在講解、展示或傳播信息時,采用展示圖片并加以口頭或書面解說的方式。例如,"老師用圖說的方式講解了人體結構"。
    • 現代媒體:廣泛應用于畫冊、教材、科普讀物、展覽說明、多媒體演示、網頁設計、信息圖表等領域。來源:《編輯出版學術規範》,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與相關詞的區别

    • 圖解:更側重于用圖畫來解釋、分析(尤其是複雜的事物或過程),"解"含有分析、拆解之意。雖然也圖文結合,但"圖解"有時更強調圖的分析作用,而"圖說"更側重圖的展示與文的說明相結合。
    • 插圖:指插入書籍、文章中的圖畫,主要用于裝飾或輔助說明正文。插圖是"圖說"作品中的組成部分(即"圖"的部分),但"圖說"是一個整體概念,包含圖和說兩者及其關系。來源:《出版專業基礎(初級)》,崇文書局。

"圖說"指一種以圖畫為核心載體,并輔以文字進行解說、闡釋的綜合性表達方式或作品形式。它利用圖畫的直觀性和文字的精确性,實現信息傳遞的形象化、清晰化和高效化,廣泛應用于知識傳播、文化教育和信息展示等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圖說”是一個由圖畫與文字結合構成的詞語,主要用于描述以圖像為主、輔以文字說明的著作形式。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圖說”指以圖畫為核心,搭配簡練文字進行輔助說明的著作形式。這類作品常見于科技、工程、曆史等領域的典籍中,例如宋代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和明代王徵的《諸器圖說》,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闡述抽象理論或器物結構。

二、核心特點

  1. 圖文互補:圖畫承擔主要解釋功能,文字僅作補充說明;
  2. 應用廣泛:曆史上多用于學術著作、技術圖解,現代也延伸至科普、教育領域;
  3. 直觀清晰:通過視覺化表達降低複雜内容的認知門檻。

三、曆史實例

四、現代延伸

在當代,“圖說”形式已擴展至數據可視化、信息圖表等領域,例如統計報告中的圖文結合呈現。

若需了解具體古籍内容或現代案例,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中的進一步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薄遽不第不亢長川嘗膽澄漿泥塵鞅吃白食傳代蹙淩水待弊大羅便悼栗大微大宗伯調均底棄短兵相接媠服阨會遏私詭質恚礙蛔蟲煇燿火石火烔憍蹇矯潔迦維羅衛救寒莫如重裘客賦老僧連二竈良民六神丸律尺牉合瓶供淺黛畦町丘蓋缺政茸密軟腭沙壟事畜事出無奈石弦爽口書憤頌台速算陶陶天堂同般脫胎漆器圖載畏伏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