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晨的空氣。 明 錢宰 《過城南田舍》詩:“泠然旦氣清,逍遙散塵緒。”
(2).語本《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 朱熹 集注:“平旦之氣,謂未與物接之時,清明之氣也。”後因以“旦氣”泛指朝氣。 清 褚人穫 《堅瓠補集·绮語銷魂》:“詩有銷魂者三,《香奩集》其一也。夫銷魂者,即壞心田之謂也……其曰‘最是斷腸禁不得,殘燈影裡夢初回’,旦氣梏亡也。”
“旦氣”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指清晨的空氣,特指日出時分清新、未受外界幹擾的自然氣息。例如《孟子·告子上》提到“平旦之氣”,朱熹注釋為“未與物接之時,清明之氣也”。
經典出處
源自《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原指人在清晨未被外界影響時的清明心境。
文學化表達
明代錢宰在《過城南田舍》中寫道:“泠然旦氣清,逍遙散塵緒”,用“旦氣”形容晨間空氣的純淨與心境的超脫。
抽象引申
後引申為“朝氣”,比喻事物初生時的蓬勃狀态,如清代褚人穫将“旦氣”與積極向上的精神相關聯。
“旦氣”既是對自然現象的具象描述,也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純淨心性與積極精神的推崇。其雙關性使它在詩詞和哲理表達中被廣泛運用。
旦氣是指早晨的氣息或能量。旦指太陽剛要升起的時刻,氣指能量、活力。因此,旦氣表示一天剛開始的時候的活力。
旦字的部首是日,筆畫數為5;氣字的部首是氣,筆畫數為6。
旦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古人常常強調早晨是一天的開始,旦氣代表了迎接新的一天的活力和幹勁。
旦氣的繁體字為「旦氣」。
古時候,旦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一般保留了現代寫法的基本結構。
1. 清晨的旦氣讓人感到一天充滿希望。
2. 他每天早起,迎接旦氣,保持身心健康。
3. 旦氣的出現預示着新的開始和無限可能。
旦氣組詞:旦氣四合院、旦氣滿城飄、旦氣上頭。
旦氣的近義詞包括:早晨氣息、晨光、晨風。
旦氣的反義詞包括:傍晚氣息、暗淡、晚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