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淡靜的意思、淡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淡靜的解釋

淡泊甯靜。《後漢書·張衡傳》:“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淡靜”是一個書面語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心境、性情或氛圍狀态。其核心含義可以從以下兩個權威來源進行闡釋:

  1. 基本釋義:淡泊甯靜

    • 這是“淡靜”最核心的含義。它形容一種不熱衷于名利、内心平和安甯的狀态。
    • 來源依據: 中國最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之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67頁對“淡靜”的釋義即為“淡泊甯靜”。
    • 引用參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P267. (紙質詞典,無直接鍊接,可通過官方渠道或大型圖書館查閱)
  2. 引申釋義:心境平和恬淡

    • 在“淡泊甯靜”的基礎上,“淡靜”進一步強調一種平和、恬淡、不急躁、不喧嚣的心境或氣質。它描述的是一種内在的修養和處世态度。
    • 來源依據: 權威線上漢語詞典“漢典”收錄了“淡靜”詞條,其釋義為“淡泊甯靜”,并提供了古代文獻中的例證,印證了其形容心境平和恬淡的用法。
    • 引用參考: 漢典. 淡靜. 來源:https://www.zdic.net/hans/淡靜 (訪問日期需根據實際引用時間填寫,例如:2025-08-01)
  3. 應用與語境

    • “淡靜”常用于描寫人物的性格、氣質或特定時刻的心理狀态。例如:“她為人淡靜,不喜喧鬧”、“月色下的庭院顯得格外淡靜”。
    • 來源依據: 在收錄古籍和現代用法的“國學大師”網中,可以查詢到“淡靜”在古代文獻(如《晉書》)中的用例,以及現代作家作品中的使用,體現了其形容心境平和、環境清幽的延續性。
    • 引用參考: 國學大師. 淡靜. 來源:http://www.guoxuedashi.com/kangxi/pic.php?f=zd&q=淡靜 (該網站提供字典查詢功能,鍊接指向查詢結果頁)

“淡靜”意指淡泊名利、内心甯靜平和,着重描述一種超脫世俗紛擾、恬淡安然的心理狀态或氣質氛圍。它是一個具有積極内涵的褒義詞。

網絡擴展解釋

“淡靜”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àn jìng,其核心含義是淡泊甯靜,形容心境平和、不浮躁,追求遠離喧嚣的安甯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深層内涵

  1. 心境平和
    淡靜之人不易被外界紛擾影響,能保持情緒穩定,如《後漢書·張衡傳》中描述張衡“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2. 生活态度
    傾向于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舍棄繁華喧嚣,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
  3. 自然與藝術的映射
    該詞也可用于形容環境或藝術意境,如“畫家筆下的山水恬淡靜穆”。

應用示例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後漢書·張衡傳》,用于描述張衡從容不迫、不慕名利的品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淡靜”既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審美境界,強調内外兼修的甯靜與超然。

别人正在浏覽...

暴滅悲悶兵痞成開皆大吉,閉破莫商量赤箭創設倒壽點青抖露複婚官服害發和鹄華茂镮貫忽而洄剌缰鎖藉蔭鞫系懇到狂犘矻磴愧天怍人鳢腸靈蠵論裁倫叙馬杓命宮黏度凝煉拗項拍刀七科適情雜清祉诎約攘人之美人民币軟膏睿渥上氣不接下氣哨哄聲氣身火石臼試政淑祥算式蘇木踏船逃虛通脫木塗次推赤屯收委端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