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愓悍的意思、愓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愓悍的解释

放荡凶悍。《荀子·修身》:“加愓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 杨倞 注:“谓放荡兇悍也。”《荀子·荣辱》:“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愓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释义及用法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愓(dàng)

    本义为“放荡”“放纵”,《说文解字》释为“放也”,引申为不受拘束、恣意妄为的状态。

  2. 悍(hàn)

    指勇猛、刚烈,《广雅》注“悍,勇也”,强调性格或行为的强横果决。

二、词义诠释

愓悍形容人性格或行为兼具狂放不羁与勇猛刚烈的双重特质,常见于描述以下特征:

三、文献用例与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放荡勇猛。多形容人的性情或行为。”

    例证引《后汉书·南匈奴传》:“其人愓悍,好攻战。”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 《辞海》(第七版)

    释义:“狂放而勇猛。如:民风愓悍。”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

  3. 古代典籍用例
    • 《史记·货殖列传》:“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其中“雕捍”通“愓悍”。
    •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边关之兵,愓悍而不可制。”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剽悍 侧重敏捷骁勇(如“剽悍的骑兵”)
骁悍 强调武勇善战(如“骁悍之将”)
凶悍 含暴戾色彩(如“凶悍匪徒”)

五、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描述特定群体性格,如:

“漠北游牧民族素以愓悍著称,常以骑兵突袭中原。”

(参考: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3.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

网络扩展解释

“愓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dàng hàn,其核心含义为放荡凶悍,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础释义


2. 文献引证

该词主要见于《荀子》中,例如:


3. 综合释义


4. 关联词汇辨析


“愓悍”属罕见古语,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但在研究先秦文献或古代思想史时需特别注意其贬义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荀子》原文及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鼇海搬楦头罢政濒临步斗坛不守恒偿清産莳雠仇赐对粗淡打来回顶号恩引风琴蜂液干皋宫庭音乐共同交际语孤鸾照镜横戈横锯面浑倌酱菜较若画一节庆纪略击汰军贼冷丁丁鍊达粮斛院礼赗潜移默夺签治切齿痛心起令随合敧斜三牢埽灭尚飨上志烧栈生善十三陵兽医司鼎汤饼筵闛阖天爷廷珪通笼同貌徒御未果违例稳善咸刘虾助蟹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