愓悍的意思、愓悍的详细解释
愓悍的解释
放荡凶悍。《荀子·修身》:“加愓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 杨倞 注:“谓放荡兇悍也。”《荀子·荣辱》:“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词语分解
- 愓的解释 愓 à 放荡:“加愓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 平。 不忧。 愓 ā 〔愓愓〕走路时身体直而脚步快,如“凡行容愓愓。” 愓 á 〔佚愓〕舒缓;悠闲。 愓 á 玩乐。 笔画数:; 部首:忄; 笔
- 悍的解释 悍 à 勇猛,勇敢:强悍。精悍。悍勇。 凶暴:悍然。凶悍。悍吏。悍戾。 强劲,急暴:湍悍。急悍。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愓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dàng hàn,其核心含义为放荡凶悍,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础释义
- 放荡凶悍:指行为放纵不羁且带有强烈的攻击性或蛮横特质。这一释义强调性格中不受约束的狂野与暴力倾向的结合。
2. 文献引证
该词主要见于《荀子》中,例如:
- 《荀子·修身》:“加愓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
杨倞注 补充解释为“放荡兇悍”,进一步说明其贬义色彩。
- 《荀子·荣辱》也提到:“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此处将“愓悍”与“憍暴”并列,凸显其负面含义。
3. 综合释义
- 行为特征:多指人行事粗野、蛮横,缺乏礼法约束,常与“不顺”(不服从规范)、“险贼”(阴险狡诈)等词关联。
- 语境应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批判性描述,暗含对道德败坏或社会危害的警示。
4. 关联词汇辨析
- 麤悍(cū hàn):与“愓悍”形近但不同,意为“粗鲁蛮悍”(如唐代《三水小牍》用例),更侧重粗鄙而非放荡。需注意区分字形与语义差异。
“愓悍”属罕见古语,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但在研究先秦文献或古代思想史时需特别注意其贬义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荀子》原文及历代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愓悍(dàng hàn)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愓悍一词源自古汉语,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果敢坚决、勇敢而坚定。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或态度侠义刚烈,敢于直面困难或挑战。
拆分部首和笔画:
愓悍的左部偏旁是忄(心)字旁,右部偏旁是亶(丹)字旁。愓的拼音是dàng,部首是心字旁,总笔画数为8。悍的拼音是hàn,部首是心字旁,总笔画数为12。
来源和繁体:
《说文解字》中有记载愓,解释为勇猛果敢。在古代文言文中,愓悍一词常用来形容英勇有胆识的人。在繁体字中,愓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愓悍的汉字古字体写法较难确定。因为古代汉字写法存在多种变体,没有统一规范。
例句:
他的愓悍举止在困境中令人钦佩。
在战场上,他表现出了他的愓悍和果敢。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愓悍战士、愓悍态度、愓悍气魄
近义词:勇敢、果敢、坚毅
反义词:懦弱、怯懦、胆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