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驢鞠的意思、驢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驢鞠的解釋

古代的一種馬球運動。因在驢上擊鞠,故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 崔承寵 少從軍,善驢鞠,逗脫杖捷如膠焉。”《新唐書·敬宗紀》:“甲子,觀驢鞠、角觝于三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驢鞠”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體育運動,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驢鞠(lǘ jū)指古代在驢背上進行的馬球運動,因騎乘工具為驢而得名。該運動形式與馬球(擊鞠)相似,但使用驢代替馬匹進行比賽。

曆史背景

  1. 起源與流行
    唐代文獻中已有明确記載,如《酉陽雜俎》提到将領崔承寵擅長驢鞠,且動作敏捷如膠着狀;《新唐書》記載唐敬宗曾在宮廷三殿觀看驢鞠與角抵(摔跤)表演,說明其兼具軍事訓練與娛樂性質。

  2. 社會意義
    驢的體型較小且易馴養,可能降低了參與門檻,使該運動在非貴族階層中更普及,成為唐代社會多元體育文化的體現。

文獻佐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體育史,可查閱《新唐書》或《酉陽雜俎》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驢鞠——一個古老漢字的探索

驢鞠(lǘ jū)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馬部和鞍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驢鞠這個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一書中,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養驢活動。驢鞠原本是一種馴驢的手段,通過用鞍子來調整驢的姿态和行為,使其符合人們的需求。後來,驢鞠也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比喻,用來形容教訓或訓斥别人。

在繁體字中,驢鞠的寫法稍有差異,鞍部的“韋”字在繁體中會寫作“韋”字,這表明了不同地區和時代對字形的略微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書寫較為繁瑣,驢鞠一詞在古代的寫法常常是“馬兀韲”,其中的“韲”是古代對“鞠”的寫法。由于時間的推移,漢字逐漸簡化,驢鞠的寫法也同時改變了。

下面是一些使用驢鞠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在比賽中一敗塗地,被人狠狠地驢鞠了一頓。

2. 那個頑皮的孩子終于被老師驢鞠得服服帖帖。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一些與驢鞠相關的詞語:

組詞:驢車、驢友、驢奶、驢皮

近義詞:訓斥、教訓、責罵

反義詞:表揚、褒獎、誇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