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貉小貉的意思、大貉小貉的詳細解釋
大貉小貉的解釋
貉 ,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名。相傳其實行二十稅一的稅制。儒家以為 堯 舜 之道為十稅一,少于十稅一為行 貉 之道。十四五稅一為大 貉 ,十二三稅一為小 貉 。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徐彥 疏。《孟子·告子下》:“欲輕之於 堯 舜 之道者,大 貉 小 貉 也;欲重之於 堯 舜 之道者,大 桀 小 桀 也。”亦作“ 大貊小貊 ”。《尚書大傳》卷四:“古者十稅一。多于十稅一,謂之大 桀 小 桀 ;少于十稅一,謂之大 貊 小 貊 。”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小貉的解釋 見“ 大貉小貉 ”。
網絡擴展解釋
“大貉小貉”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詞語,其含義可從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兩方面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
曆史背景
該詞中的“貉”(讀作mò,同“貊”)指古代北方民族。據《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徐彥疏記載,貉族實行二十稅一的稅制,而儒家推崇的“堯舜之道”為十稅一。因此,稅率低于十稅一的行為被儒家視為效仿貉族的做法,其中:
- 大貉:指十四或十五稅一(即稅率約6.7%-7.1%)。
- 小貉:指十二或十三稅一(即稅率約7.7%-8.3%)。
-
儒家批判
儒家認為稅率過低(大貉小貉)或過高(大桀小桀)均偏離理想制度,如《孟子·告子下》提到:“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二、延伸與争議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該詞可比喻“長子不如幼子”或“差距懸殊”,但此用法缺乏經典文獻直接支持,可能是後世衍生的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總結
- 核心含義:儒家對稅制标準的批判術語,強調稅率應遵循“十稅一”的堯舜之道。
- 讀音注意:“貉”此處讀mò,非hé或háo。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參考《公羊傳》《孟子》原文及漢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貉小貉一詞源于漢語,下面是對這個詞的相關解釋:
意思:大貉小貉這個詞是指大滿貫和小滿貫兩種成就,特指在日本麻将遊戲中獲得的兩個最高得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貉小貉可以拆分為“大”、“貉”、“小”三個部分。其中,“大”字拆分部首為“大”字,共有3畫;“貉”字拆分部首為“豸”字,共有11畫;“小”字拆分部首為“小”字,共有3畫。
來源:大貉小貉這個詞最初源自于日本麻将遊戲的術語。在遊戲中,玩家需要通過收集特定的牌型來獲得得分,其中大滿貫和小滿貫是兩個最高得分的成就。
繁體:大貉小貉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大貉小貉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例句:他在麻将比賽中取得了大貉小貉的成就。
組詞:大滿貫、小滿貫、麻将等。
近義詞:大滿貫、滿貫。
反義詞:低分、零分。
希望以上解釋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