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寺監的意思、寺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寺監的解釋

古時太常寺、光祿寺、将作監、都水監等寺、監兩級官署的并稱。 宋 司馬光 《論谷宜歸一劄子》:“其舊日三司所管錢穀財用,事有散在五曹及諸寺監者,并乞收歸戶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寺監是中國古代中央官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隋唐時期形成的“九寺”與“五監”兩大系統的合稱,分掌國家不同領域的行政事務,具有明确的職能分工與層級關系。

一、制度背景與定義

“寺”與“監”最初為獨立官署名。漢代“寺”為宮廷侍從機構(如太常寺),後逐漸演變為專職行政部門;“監”則為掌管特定事務的官署(如少府監)。隋唐時确立“九寺五監”體系:

二、職能特點

  1. 專業化分工

    寺監系統按事務性質細分職能,如司農寺管理糧倉與農業稅收,少府監負責宮廷手工業品制作,體現中央行政的高度專業化。

  2. 與六部協同

    寺監受尚書省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的政令指導,負責執行具體事務。例如,工部制定工程計劃,将作監負責施工。

  3. 層級化管理

    各寺監設長官(如寺卿、監正)、屬官及下屬機構,形成嚴密的行政網絡,保障國家機器運轉。

三、曆史演變

寺監制度成熟于唐代,宋元明清雖保留部分名稱(如大理寺、國子監),但職能逐漸被六部侵奪或歸入其他機構。明代廢除五監,清代僅存大理寺等少數機構,清末新政時最終廢止。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釋“寺”“監”及職官制度相關條目)
  2. 王仲荦. 《隋唐五代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九寺五監職能與六部關系考述)
  3. 白鋼主編.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 人民出版社,1996. (曆代中央官制演變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寺監”是古代中國官署的合稱,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寺監”指太常寺、光祿寺、将作監、都水監等中央官署的并稱,屬于“寺”與“監”兩類機構的統稱。其中:

二、職能與曆史背景

  1. 職能劃分
    “寺”與“監”均為中央行政機構,但分工不同。例如:

    • 太常寺負責禮儀祭祀;
    • 将作監負責土木工程;
    • 都水監管理水利事務。
  2. 宋代應用實例
    宋代司馬光在《論谷宜歸一劄子》中提到,財政事務曾分散于“五曹及諸寺監”,後建議統一歸戶部管理,說明寺監在財政體系中曾承擔部分職能。

三、其他解釋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出“寺監”為佛教寺院管理職位,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可能為混淆或誤讀。主流觀點仍以官署合稱為準。

四、總結

“寺監”主要指唐代至宋代的中央官署體系,涵蓋禮制、工程、財政等多領域。需注意區分其與宗教機構“寺院”的差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職官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寶珍八辔背水一戰剝複不和測黑産生春聯從姑滌器帝星第一代電子計算機二始福命腹實光度詭恢衡鹿華皓虎臣将遇良才交市郊送借花獻佛藉假機幕旌軒空門友闊迥靈階綿淼蜜勿木拐内外有别鎳鋼蘋風牽愁頃來青雲志讓逸競勞饒情召杜順風張帆說不上嘴屬統四方八面思惟太史簡談虎色變跳銀提婚退概屯合網約車烏老絃吹崄澀小孽襲從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