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庸的意思、旌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庸的解釋

表彰有功的人。 北周 庾信 《請功臣襲封表》:“伏惟皇帝崇德旌庸,興亡繼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庸是古漢語複合詞,由“旌”與“庸”二字合成,需分釋其本義與引申義:

一、單字釋義

  1. 旌(jīng)

    • 本義:古代用牦牛尾或羽毛裝飾的旗子,後泛指旗幟。《說文解字》載:“旌,遊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
    • 引申義:引申為“表彰”“顯揚”,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2. 庸(yōng)

    • 本義:最初指勞役、功勞。《說文解字》:“庸,用也。從用從庚,庚更事也。”
    • 引申義:後指功績、才能,如《國語·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二、複合詞“旌庸”的涵義

“旌庸”屬動賓結構,意為“表彰功績”或“顯揚功勞”,多用于古代典章文獻:

三、文化背景

“旌庸”與古代“旌表制度”密切相關:

學術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釋“旌”“庸”字源。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旌庸”詞條釋義。
  3.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華書局)論旌表制度源流。
  4. 《周禮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點校本)詳述九旗禮制。

(注:因“旌庸”屬冷僻古語,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有限,釋義主要依據經典文獻及專業辭書,未引用網絡來源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旌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旌庸”指表彰有功之人,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功績的認可。例如北周庾信在《請功臣襲封表》中寫道:“伏惟皇帝崇德旌庸,興亡繼絶”,即通過“旌庸”體現對功臣的嘉獎。

二、單字拆解

  1. 旌(jīng)
    • 本義為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後引申為“表揚”,如“旌表”。
  2. 庸(yōng)
    • 通常指平凡、普通,但在“旌庸”中與“功”關聯,代指“有功之人”。

三、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書中,強調對功勳的公開表彰,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學術研究或古文解析。

四、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庸”在古漢語中也有“用”的含義(如“無庸諱言”),但此義項在“旌庸”中不適用,需結合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傍明才會誠欵重山複嶺從辇等倫附比凫鹜鋼筆貫金瑰侈海龍王豪少毫铢何首烏畫鼓皇居葫蘆題活溜嬌嬾結果憿絕矜奢巨商駃疾爛仔老實話斂毫斂笏露節率己馬嚼環矛渝沒後密保末蒙摹肖木三對目聽甯體屏阈箝擊潛鰓潛泳鼽荼奇友山障聲色不動升遐神藻史乘順安肅成洮汰烏布帳五光十色獻飨孝理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