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跛夫的意思、跛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跛夫的解釋

(1).瘸腿的人。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居編戶之列,而望卿相之子孫,是以跛夫之欲及 樓季 也。”

(2).指 春秋 時 晉 大夫 郤克 。 克 足跛,故稱。 克 出使之 齊 , 齊頃公 帷婦人使觀之, 克 登階,婦人笑之。 克 後敗 齊 師于 鞌 。事見《左傳·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 明 方孝孺 《春秋諸君子贊·魏绛》:“ 晉 有跛夫,好兵而愎,以一笑故,幾亡人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跛夫"是漢語中由"跛"和"夫"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腿腳殘疾的成年男性。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跛"的釋義:"腿或腳有毛病,行走時身體不平衡",結合"夫"作為成年男性通稱的基本義項,可明确"跛夫"特指因下肢殘疾導緻行動障礙的男子。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客觀描述生理特征,如《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的"苑子刜林雍,斷其足,鑋而乘於他車以歸",雖未直接使用"跛夫"一詞,但類似記載反映了古代對肢體殘障者的觀察記錄。現代漢語中,"跛夫"屬于書面語詞彙,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對人物特征的刻畫,相較于口語中"瘸子"等表述更具文雅色彩。

從構詞法分析,"跛"為形聲字,《說文解字》釋作"行不正也,從足皮聲",其甲骨文字形生動展現人足部受傷後拄杖而行的狀态,這種造字理據為"跛夫"的詞義生成提供了文字學依據。需要注意的是,當代社會提倡使用"肢殘人士"等更體現人文關懷的表述,在正式語境中應優先選擇中性化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跛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瘸腿的人,即因身體缺陷導緻行動不便者。例如《鹽鐵論·刺權》提到“跛夫之欲及樓季也”,以跛夫與善于跳躍的樓季對比,形容能力懸殊。

二、曆史典故

特指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郄克。郄克因足跛,出使齊國時被齊頃公故意讓婦人窺視并嘲笑。後郄克率晉軍大敗齊師于鞌(今山東濟南),成為曆史典故。此事記載于《左傳·宣公十七年》和《成公二年》。

引申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形容能力有限或行動受限的人,但此用法多基于比喻,并非原詞核心含義。例如:“居高位者若如跛夫,則國事難興。”

發音與出處

總結來看,“跛夫”既可直指生理缺陷者,亦承載特定曆史事件的文化隱喻,需結合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鮑謝倍費不好不壞不務空名菜戶蟲出垂釣儲量出漏子大寵大坡德壽宮督撫繁本放乖潑奮勇向前覆杯勾攝關心民瘼韓盧逐塊後素晦節火燒火燎腳頭亂截頭畸尚糾糾卡倫寇勢胯下拉場子冷宦臨行流通龍華履系埋輪謾索毛根面旋墓碑目不忍睹怒發蟠幽喬相識青膀企業經營權三招兩式森悚傷恸神壇送眼狧狧天智頹弛舃奕威迫利誘文惠無列現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