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郡的意思、大郡的詳細解釋
大郡的解釋
[prefecture city] 指府城
既連破大郡。——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詳細解釋
面積大、人口多的郡。《漢書·元帝紀》:“﹝ 建昭 二年﹞三月,行幸 河東 ,祠後土。益 三河 大郡太守秩。戶十二萬為大郡。”《南史·孔靖傳》:“ 晉陵 自 宋 齊 以來為大郡,雖經寇擾,猶為全實。”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郡的解釋 郡 ù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大郡”是古代行政區劃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規模龐大、人口衆多且地位重要的郡級行政區,通常對應府城級别的中心城市。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如清代邵長蘅《青門剩稿》中“既連破大郡”即描述攻占重要城池的場景。
二、曆史标準
-
戶數标準
漢代規定戶數達12萬以上的郡可稱為大郡(《漢書·元帝紀》載“戶十二萬為大郡”),這類地區太守的俸祿等級(秩級)也會相應提高。
-
地域實例
南朝時期的晉陵(今江蘇常州一帶)因長期保持經濟繁榮,即便經曆戰亂仍被《南史》稱為“自宋齊以來為大郡”。
三、詞源構成
- “大”:強調規模、地位或權力
- “郡”:古代介于縣與州之間的行政單位
組合後特指具有戰略意義或綜合實力突出的郡級區域,多位于交通樞紐或經濟發達地帶。
四、延伸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常借指重要城池或核心區域,如“連破大郡”暗含軍事要地的攻克。需注意該詞現代已無實際行政區劃意義,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郡(dà jù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大的郡縣。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大字旁,表示大小;第二個部首是邑字旁,表示鎮市。大郡的筆畫數是12畫。
大郡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族社會的行政區劃制度,用來描述較大規模的郡縣。在古代,郡縣是一個較大的行政區域,下轄多個鄉鎮和村莊,有自己的行政機構和官員。大郡指的就是這種規模較大的郡縣。
大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大郡」,沒有太多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大郡的寫法相對穩定。在古代文獻和碑文中,大郡常常以「大邑」來表示,語義與「大郡」完全一緻。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大郡來描述大規模的郡縣,例如: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都在這個大郡的領導下進行。
關于組詞,大郡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在一起,例如大郡長、大郡城等。
與大郡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大縣,也表示較大的行政區域。
暫時沒有與大郡意思相反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