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木的意思、立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木的解釋

(1).豎木于地。《列子·湯問》:“ 泰豆 乃立木為塗,僅可容足,計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還,無跌失也。”《宋史·河渠志五》:“ 景祐 二年, 懷敏 知 雄州 ,又請立木為水則,以限盈縮。”

(2).直木。《晏子春秋·谏下十五》:“橫木龍蛇,立木鳥獸。”

(3).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樹木的總和。亦指林地上未伐倒的活着的樹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立木”一詞的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成語含義(堅定信念)

作為成語,“立木”比喻人擁有堅定不移的立場或信念,像穩固的樹木一樣不可動搖。例如在表達對原則的堅守時,可以說“他始終立木般堅持初心”。


二、字面/古義

  1. 豎立木頭
    指将木材垂直立于地面,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列子·湯問》中記載“泰豆乃立木為塗”,即用立木作為練習走路的工具。
  2. 直木
    形容木材筆直的狀态,如《晏子春秋》提到“橫木龍蛇,立木鳥獸”,指用不同形态的木材進行裝飾。

三、林業專業術語

在森林學中,“立木”指林地中未砍伐的活體樹木,或構成森林主體的樹木總和。例如:“調查森林資源需統計立木蓄積量。”


四、拓展:曆史典故

“商鞅立木”是著名的曆史事件,商鞅通過在城南立木并兌現賞金,樹立變法誠信,後引申為通過實際行動建立公信力(注:此釋義來源權威性較低,僅供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列子》《宋史》等古籍原文或林業學科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立木

立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立”和“木”。拆分部首可以分别是“立字邊”和“木字旁”。它共有6個筆畫,其中“立”占據了4個筆畫,而“木”則占據了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立木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它的繁體字是「立木」,在繁體字中,“立”和“木”的形狀與簡化字有所區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立”為例,它的古代寫法沒有橫折符號,而是由一豎和一點構成。而“木”的古代寫法則更加簡化,隻用了一個豎線和兩個橫線來表達。

例句

1. 那片立木在黃昏中映襯着夕陽,美麗而甯靜。

2. 隨着砍伐,森林中的立木越來越少。

組詞

與“立木”相關的組詞有:

立竿見影、立誓、立場、木工、木偶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立木的近義詞可以是樹木、樹幹。反義詞可以是倒木、殘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