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抃的意思、竦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抃的解釋

跳躍鼓掌。猶言歡欣鼓舞。《舊唐書·文苑傳中·劉憲》:“敕使撫巡,人皆竦抃;忘其家業,冀此天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竦抃(sǒng biàn)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竦”和“抃”二字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恭敬、振奮且擊掌贊歎的情态。以下從字形、字義、用法及典籍用例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竦(sǒng)

    • 本義:肅立恭敬。《說文解字》釋為“敬也,從立從束”,強調身姿端肅,引申為敬畏、振作。
    • 語境延伸:如《漢書·禮樂志》中“聽者無不虛己竦神”,指凝神肅聽。
  2. 抃(biàn)

    • 本義:拍手,鼓掌。《說文解字》注“抃,拊手也”,表喜悅或贊歎。
    • 典籍用例:《呂氏春秋·古樂》載“帝喾乃令人抃”,描述衆人擊節稱頌。

二、複合詞“竦抃”的釋義

“竦抃”融合了肅敬與歡欣的雙重情态,具體含義為:


三、典籍用例與權威引用

  1. 《後漢書·祭祀志》

    “群臣竦抃,萬姓悅服。”

    釋義:描述臣民對帝王儀典的肅然起敬與由衷贊歎,體現禮儀中的集體情感共鳴。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卷九十五,第3125頁。

  2. 《宋書·樂志》

    “聽者竦抃,莫不慷慨。”

    釋義:指聽衆因音樂或言辭感召而肅然起立、擊掌稱歎。來源:中華書局《宋書》卷二十,第589頁。

  3. 唐代柳宗元《獻平淮夷雅表》

    “臣伏見陛下……神功既成,竦抃無極。”

    釋義:臣子對帝王功業的敬畏與頌揚。來源:《柳宗元集》卷三十八,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003頁。


四、語義演變與關聯詞


五、學術考據與工具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竦抃”詞條,釋為“肅然鼓掌,表示敬意或歡欣”,引《後漢書》及柳宗文用例。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8卷第102頁。

  2. 《故訓彙纂》

    引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竦,敬也;抃,拊手也。合言竦抃,敬且悅也。”來源: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286頁。


“竦抃”作為承載古代禮樂文化的複合詞,生動體現了華夏文明中“敬”與“樂”的融合。其語義核心在于以身體儀态(肅立擊掌)傳遞内心的敬畏與頌美,多見于典籍對重大儀典、德政功業的記載,具有鮮明的文化符號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竦抃”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字形及語境詳細解析如下:

詞義解釋

使用特點

關聯詞彙

注意

該詞在現代口語中極少使用,但在曆史文學或仿古創作中可作為修辭手段,增強畫面感。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適配性,避免晦澀。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山溫泉捱風緝縫冰蠒筆乾痹下宸贈崇樹詞曹此動彼應登三地名學丁一确二斷槎斷乳訛作發策決科鳳肺高飛遠遁高翰光色瞽詞沽譽晃然姜子牙嬌媠解分咭溜搭剌驚繡鞠徑空說摳唆匡賛樂羣泐潭憐顧緑缥曼陁耄學麻醉明眼人泥馬渡江排球運動泮渙清宮秋怨榮進傷悴沈密沈薶實地勢位示形授與死口夙孤搪突探官繭王翦置田危險期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