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建造。《東觀漢記·順帝紀》:“遺詔無起寝廟,衣以故服,珠玉玩好,皆不得下,務為節約。”
(2).不起身。 宋 蘇轍 《寒食贈遊壓沙諸君》詩:“坐中未醉慎無起,倒載當使 山公 如。”
“無起”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不建造
指不興建或停止建造某物。例如《東觀漢記·順帝紀》記載:“遺诏無起寝廟,衣以故服,珠玉玩好,皆不得下,務為節約。”,強調節儉的治國理念。
不起身
表示保持原有姿态或狀态,不站起來。宋代蘇轍在《寒食贈遊壓沙諸君》中寫道:“坐中未醉慎無起,倒載當使山公如。”,描述宴飲時勸人勿隨意起身的情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學創作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東觀漢記》或宋代詩詞等文獻來源。
無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無”和“起”。無的拆分部首是一,而起的拆分部首是立。無和起的筆畫分别是兩畫和十二畫。
無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中,它的意思是沒有開始或沒有引發。在繁體字中,無起的寫法是「無起」。
在古時候,無起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無」和「起」分開寫,而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是兩個字合并寫。
1. 由于内部紛争,項目無起,無法開始施工。
2. 這個計劃因為資金問題從沒有起過。
無起可以組成其他詞語:
1. 無起無落: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2. 無所不起:什麼事情都能做。
3. 起事無準:做事不按照規章制度。
無起的近義詞是沒有開始、沒有引發,反義詞則是有起、有引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