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靈獻的意思、靈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靈獻的解釋

東漢 靈帝 與 獻帝 的并稱。兩帝當政時期,政治黑暗,國勢衰微。《文選·潘嶽<為賈谧作贈陸機>詩》:“ 靈 獻 微弱,在涅則渝。” 呂向 注:“ 靈帝 、 獻帝 也。”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序志·述南中志》:“爰迄 靈 獻 ,皇極不建。” 宋 李觏 《袁州學記》:“俗化之厚,延于 靈 獻 。” 元 耶律楚材 《懷古》詩:“ 魏 吳 将奮起, 靈 獻 自荒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靈獻"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與古典語境解析。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特指東漢末年的漢靈帝(劉宏)與漢獻帝(劉協)兩位君主,其具體釋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詞義溯源 "靈"取谥號"亂而不損曰靈"的貶義評價,暗指漢靈帝在位期間宦官專權、黃巾起義等亂象;"獻"則取自漢獻帝谥號"聰明睿哲曰獻",反映其作為亡國之君的特殊曆史定位。《資治通鑒·漢紀》記載:"靈獻之時,綱紀大壞",印證該詞專指東漢政權崩潰的特殊曆史階段(來源:《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一》)。

二、曆史指代 在史學範疇特指公元168-220年間的動蕩時期,涵蓋兩次黨锢之禍、董卓亂政至曹丕篡漢等重大事件。司馬光評述"靈獻之世,君失其鹿",生動概括了皇權旁落、群雄割據的曆史特征(來源:《資治通鑒·漢紀五十四》)。

三、文學引申 唐宋詩詞中常以"靈獻"代指王朝衰微的轉折期。蘇轼《論周東遷》雲:"靈獻之政,猶抱薪救焚",借古喻今強調治國之道(來源:《蘇轼文集·卷五》)。《三國志》裴松之注更直言:"靈獻非暗弱,實遭時運",揭示曆史發展的複雜性(來源:《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

網絡擴展解釋

“靈獻”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曆史專指(主要含義)

指東漢末年的漢靈帝(劉宏)與漢獻帝(劉協)的并稱,常見于曆史文獻中:

  1. 基本含義
    特指東漢末期兩位君主統治時期,暗喻政治腐敗、國勢衰微的亂世狀态。兩帝在位期間爆發黃巾起義,最終導緻漢朝名存實亡。
  2. 文獻出處
    如《文選·潘嶽<為賈谧作贈陸機>詩》提到“靈獻微弱,在涅則渝”,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亦用“靈獻”代指這一曆史階段。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史評或文學作品中,如元代耶律楚材《懷古》詩“魏吳将奮起,靈獻自荒嬉”,借古諷今表達對時局的感慨。

二、文學形容(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出另一釋義:


建議:若在古籍或曆史讨論中遇到“靈獻”,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現代語境中出現,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文學性比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分阿隱褊淺鄙訿暢暢處心積慮詞伯竄取邨酒電邁方麯風傳鳳皇子怪鳥橫頭橫腦和氣蝗災歡惬回皇昏懵夾城轎封矜怛迥不猶人唧筒開廣兩塾連嶂蠦蜚律乘抹衣暮志乞惆凄單挈扶輕蕩勤廉秋禾企望豈伊衢路讓表戎衛柔惠塞垣春收養斯拉夫字母索垢尋疵素足台閣體田禾亭皐荼蓼文字緣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相貿相提并論先禮後兵鮮壯小玩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