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避世,隱居。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怡顔高覽,彌翼鳳戢。託迹 黃 老 ,辭世卻粒。” 晉 陶潛 《與子俨等疏》:“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 王瑤 注:“辭世,指隱居。”
(2).逝世;去世。 唐 韓愈 《祭虞部張員外文》:“儵忽逮今,二十餘歲,存皆衰白,半亦辭世。”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二折:“可憐他親娘不幸先辭世,剛抛下一雙的業種無知。”《紅樓夢》第十三回:“人已辭世,哭也無益。” 冰心 《南歸》:“在母親辭世的第二天早晨,萬國殡儀館便來了一輛汽車,如同接送病人的卧車一般,将遺體運到館中。”
“辭世”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逝世、去世
指生命的終結,常用于表達對逝者的惋惜或哀悼。例如:
避世、隱居
指主動遠離世俗,過隱居生活。例如:
情感色彩:相比“逝世”,“辭世”更帶有個人情感色彩,常用于表達對逝者的追思或對隱士生活的向往。
使用場景:
近義詞:去世、逝世、離世(僅限第一義項)
反義詞:無直接對應反義詞,語境中可用“出世”“入世”對比第二義項。
以上解釋綜合自《漢典》《辭海》等工具書,以及古代文學作品例證。
“辭世”的意思是離世、離開人世,即去世、死亡的意思。
辭世的拆分部首為辛、字形結構為辛丨一。辭世的總筆畫數為9畫。
辭世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衛風·淇奧》中,“綢缪束薪,言采其蕨。中心如何?終日不解。如何辭世?皇祖述命。”其中“如何辭世”指的是如何離開人世。
辭世的繁體字為辭世。
在古時候,漢字“辭世”一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形态基本相似,仍然可以輕易辨認。
1. 他年紀尚輕,卻不幸辭世。
2. 這位藝術家以獨特的藝術風格辭世,給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3. 這位音樂家辭世後,他的音樂依然流傳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
悼辭世、悼念辭世、辭世詩、辭世曲、離世辭、辭世之作
離世、去世、過世、辭世去、辭世而别
生世、活在世間、活得好好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