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花的芳香。常用以比喻賢人。《楚辭·招魂》:“結撰至思,蘭芳假些。” 王逸 注:“蘭芳,以喻賢人。”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詩:“《巴歌》揜《白雪》,鮑肆埋蘭芳。”
“蘭芳”是一個中文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
基本含義
指蘭花的芳香,字面描述蘭花的香氣特征。蘭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高潔品格,因此“蘭芳”常被用來比喻賢德之人或高尚的品格。例如《楚辭·招魂》中“蘭芳假些”,即以蘭花的香氣暗喻賢人。
文學與曆史中的引用
唐代詩人李群玉在詩作中曾用“蘭芳”對比世俗的污濁環境(如“鮑肆埋蘭芳”),進一步強化其象征意義。
擴展含義
除植物和比喻外,“蘭芳”還指曆史上存在過的“蘭芳共和國”(1777-1884年)。這是由華人羅芳伯在婆羅洲建立的政權,以客家人為主,後被荷蘭殖民者吞并。此含義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用法。
其他可能
在少數語境中,“蘭芳”也可能作為人名或動漫角色名,但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蘭芳”最常見的是通過蘭花的自然屬性引申為對賢人的贊美,文學和哲學中應用廣泛。如需了解曆史政權“蘭芳共和國”的詳細背景,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
蘭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蘭花的香氣。
蘭芳的部首是⺝(丷),總共有10個筆畫。
蘭芳來源于《詩經·秦風·蘭湯》:“采苓采芩,南山朝陽……。”,意為采集蘭花和白芷,而形成的新詞語。
蘭芳的繁體字為蘭芳。
在古代,漢字“蘭芳”也有不同的寫法,如“蘭香”、“蘭芬”等。
1. 整個花房彌漫着蘭芳的香氣。
2. 春天的花園中,彌漫着濃郁的蘭芳。
蘭芳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詞語了。
蘭香、蘭芬、蘭味。
異味、臭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