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昆明池的意思、昆明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昆明池的解釋

(1).湖沼名。 漢武帝 元狩 三年于 長安 西南郊所鑿,以習水戰。池周圍四十裡,廣三百三十二頃。 宋 以後湮沒。《漢書·武帝紀》:“﹝ 元狩 三年春﹞發謫吏穿 昆明池 。” 顔師古 注引 臣瓒 曰:“《西南夷傳》有 越嶲 、 昆明國 ,有 滇池 ,方三百裡。 漢 使求 身毒國 ,而為 昆明 所閉。今欲伐之,故作 昆明池 象之,以習水戰,在 長安 西南,周回四十裡。”後亦以泛指帝京附近的湖沼。《文選·沉約<锺山詩應西陽王教>》:“南瞻 儲胥觀 ,西望 昆明池 。” 李善 注:“ 儲胥觀 、 昆明池 皆在 西京 。此皆假言之。”

(2).湖沼名。即今 雲南省 滇池 。《元史·地理志四》:“其地有 昆明池 ,五百餘裡,夏潦必冒城郭。”

(3).湖沼名。指 北京市 頤和園 中的 昆明湖 。 張懷奇 《頤和園詞》:“鳳亭迴護仙霞紫, 昆明池 館巢翡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昆明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文化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起源與地理概念

  1. 漢武帝時期的人工湖
    昆明池始建于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位于長安城西南上林苑内。其開鑿最初是為了訓練水軍,以征伐滇池地區的昆明國(今雲南大理一帶)。漢武帝仿照滇池(一說洱海)的規模建造,最大水面達16.6平方公裡,相當于三個杭州西湖,是古代中國第一大人工湖。

  2. 名稱演變與地理關聯

    • 漢代昆明池位于陝西長安,宋代逐漸湮沒為農田,現代通過“引漢濟渭”工程在原址重建為鬥門水庫(現稱昆明池·七夕公園)。
    • 雲南滇池在曆史上也曾被稱為“昆明池”,因《史記》記載昆明國占據滇池地區而得名。

二、功能與文化意義

  1. 軍事與水利功能
    昆明池最初是水軍訓練基地,後兼具蓄洪、供水、航運等功能,成為漢唐長安城重要的水源保障系統。

  2. 皇家園林與文學意象
    作為漢唐皇家園林的核心部分,昆明池以煙波浩渺的景色聞名,吸引文人墨客創作了大量詩詞,如唐代賈島的《昆明池泛舟》。同時,池畔的牛郎織女石雕使其成為七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三、現代意義

如今的昆明池(西安)以生态湖泊形式重現,兼具曆史文化展示和城市供水功能,并因牛郎織女傳說被稱為“七夕公園”。

四、其他語境中的含義

總結來看,“昆明池”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下,既可指代漢武帝開鑿的軍事水利工程,也可象征漢唐盛世的輝煌,并與雲南滇池、北京昆明湖存在名稱關聯。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昆明池

昆明池是一個表示地名的詞彙,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介紹昆明池。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昆明池的部首是池(chí),拆分後的筆畫數為8。

來源

昆明池的來源是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地名。據文獻記載,昆明池是指位于某個城市或鄉村的一片池塘或湖泊。這個地名常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用來形容美麗的自然景色或寄托詩人的情感。

繁體

昆明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昆明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昆明池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寫法。然而,由于缺乏詳細的文獻資料,目前無法準确确定古代漢字的寫法。

例句

1. 晨曦照耀下,昆明池如鏡般澄澈明亮。

2. 昆明池畔,流光溢彩,花香四溢。

組詞

昆明池的組詞有昆明、明池。

近義詞

昆明池的近義詞有明池、明湖。

反義詞

昆明池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