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篚的意思、苞篚的詳細解釋
苞篚的解釋
代指搜刮的財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梁書·王亮傳》:“出守名邦,入司管轄,苞篚罔遺,而假稱折轅。”
詞語分解
- 苞的解釋 苞 ā 花托下面像葉的小片:花苞。苞片。含苞待放。 茂盛:竹苞松茂。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篚的解釋 篚 ě 古代盛物的竹器。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苞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構成:由“苞”和“篚”組合而成。其中:
- 苞:通假為“包”,指蒲包(古代用蒲草編織的包裹);
- 篚:竹制容器,用于盛放物品。
- 引申義:合稱代指搜刮的財物,含貶義,常用于描述官吏貪腐行為。
二、文獻例證
《梁書·王亮傳》中記載:“出守名邦,入司管轄,苞篚罔遺,而假稱折轅。”
此處“苞篚”暗指官員利用職權斂財,卻假借其他名義掩飾。
三、補充說明
- 文化背景:古代蒲包、竹篚本是普通容器,但因常被用作送禮或收納財物,逐漸衍生出“貪腐”的象征意義。
- 現代使用: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古籍或曆史文獻時。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梁書》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苞篚》一詞的意思是指用來裝載花朵的器皿,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得出《苞篚》的部首為艹,并包含有苜和篚這兩個字。
關于《苞篚》這個詞的來源,據考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苞籹》。當時,《苞篚》是用來指代一種盛放花卉的小籃子。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苞篚》的字形相對簡單,常常是将兩個字放在一起書寫,即苞在前,篚在後。例句如下:“春日花開,苞篚中盛滿了鮮花。”
關于《苞篚》的組詞,常見的有苞篚盛花、苞篚搖椀、苞篚星散等。近義詞包括花籃、花筐等,用途和《苞篚》類似,都是用來盛放花卉的器皿。反義詞目前沒有一個确切的與《苞篚》相對應的詞彙。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更多信息,請隨時告訴我。謝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