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曆的意思、柏曆的詳細解釋
柏曆的解釋
亦作“栢歷”。古時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橫一木如門,叫重。橫木下懸鬲,即“歷”,中盛粥,謂為死者神所憑依,葬後始改用木主。 魏 晉 以來又有兇門柏曆置于門外以表喪,略似後世的喪事牌樓。《晉書·琅邪悼王煥傳》:“﹝ 晉元帝 ﹞悼念無已,将葬,以 煥 既封列國,加以成人之禮,詔立兇門柏歷,備吉兇儀服,營起陵園,功役甚衆。 琅邪國 右常侍 會稽 孫霄 上疏諫曰:‘……兇門柏歷,禮典所無,天晴可不用,遇雨則無益,此至宜節省者也。’”《宋書·禮志二》:“ 成帝 鹹康 七年, 杜後 崩……有司奏:‘大行皇後陵所作兇門栢歷,門號 顯陽 端門 。’詔曰:‘門如所處,兇門栢歷,大為煩費,停之。’”《隋書·禮儀志三》:“王、郡公主、太妃、儀同三司已上及令僕,皆聽立兇門柏歷。”參閱 清 翟灏 《通俗編·儀節》。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曆的解釋 曆 (歷曆) ì 經過:經曆。來曆。閱曆。曆盡甘苦。 經過了的:曆程。曆代。曆史。曆來。 遍、完全:曆覽。曆數(?)。 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曆法。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柏曆”是古代喪葬習俗中的一種儀式性裝置,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結構與用途
- 形制:由兩根豎立的木柱和一根橫木構成,形似門框(稱為“重”),橫木下方懸挂鬲(古代炊具,即“曆”),鬲中盛放粥類食物。
- 象征意義:用于死者神明的憑依之所,葬前替代“木主”(即牌位),葬後則改用正式牌位。
2.曆史演變
- 魏晉時期:發展為“兇門柏曆”,置于喪家門外作為标識,類似後世的喪事牌樓或靈棚,彰顯喪禮規格。
- 文獻記載:《晉書·琅邪悼王煥傳》提到,晉元帝曾為琅邪王司馬煥葬禮下诏設立柏曆,并配備全套儀仗,可見其儀式重要性。
3.文化内涵
- 柏曆結合了“柏樹”(象征哀悼)與“曆”(盛祭品的器具),既體現對亡者的供奉,也通過特定形制傳遞哀榮等級。
補充說明
該詞在不同文獻中亦寫作“栢歷”,屬同義異體字。現代已不沿用此習俗,僅存于曆史記載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喪葬制度細節,可查閱《晉書》相關章節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曆》是一個漢語詞彙,拆分部首是木和日,共有11個筆畫。它來自于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特指從前年月日數算起共有多少年,也可指姓名或團體曆史的經曆和年代。繁體字形為「柏曆」。
以下是關于《柏曆》的例句:
1. 他的柏曆中經曆了許多風風雨雨,但他依然樂觀向前。
2. 通過研究柏曆,我們能更好地了解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她的柏曆中有許多成功的裡程碑,使她成為了一個值得尊敬的領導者。
一些與《柏曆》相關的組詞包括:
1. 曆年:指過去的每一年。
2. 曆法:用來計算時間和日期的系統或方法。
3. 曆史:過去發生的事件和人物的記錄。
4. 曆程:經曆的過程或進展。
5. 曆代:指某一曆史時期的各個朝代。
近義詞可以是年表、時間軸等,反義詞可以是不記年、沒有曆史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