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薜蘿的意思、薜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薜蘿的解釋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王逸 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見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後借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齊書·高逸傳·宗測》:“量腹而進松朮,度形而衣薜蘿。” 唐 張喬 《送陸處士》詩:“若向仙巖住,還應著薜蘿。”

(2).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吳均 《與顧章書》:“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 唐 韓偓 《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詩:“道方時險拟如何,謫去甘心隱薜蘿。” 清 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歸去空山卧薜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薜蘿”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象的複合詞,具體解釋如下:

1.本義解析

2.文學象征

3.文化内涵

薜蘿在詩詞中常與“煙霞”“丘壑”等意象并列,體現中國古代文人對自然栖居的向往,如“長揖謝時輩,薜蘿道自尊”(宋·林逋)。其幽寂、清冷的特性也暗含仕途失意後歸隱山林的寄托。

擴展:薜荔果實可制涼粉(如“木蓮凍”),女蘿則因《詩經》“茑與女蘿,施于松柏”成為依附關系的隱喻,可見兩種植物在傳統文化中的多元意蘊。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薜蘿(bì lu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種具有攀援性的植物,也稱作藿蔂。接下來,我将為你提供薜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它的來源、繁體字形式、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附上一些例句。同時,我還會列舉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薜蘿的拆分部首是⺾和艹,總共有11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雖然不是很明确,但它常用來指代某些能夠攀附在其他植物或建築物上生長的藤本植物。 在繁體字中,薜蘿被寫作蘗蘿,形狀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筆畫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薜蘿的形狀稍微有些變化,但整體結構保持相似。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 以下是一些關于薜蘿的例句: 1. 薜蘿纏繞在樹木上,形成了一道綠色的屏障。 2. 我在花園裡栽培了一些薜蘿,希望它們能夠爬滿籬笆。 3. 在古代詩詞中,薜蘿常被用來象征愛情和歡樂。 薜蘿的一些相關組詞包括:薜荔(bì lì,又指某種蔓生植物)、薜荔藤(bì lì téng,指藤本植物)等。 薜蘿的近義詞可以是:淩霄花、木通等。 對于薜蘿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考慮與其相反的特點或含義,如無蔓無支、不攀附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