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山地,山區。《管子·山國軌》:“ 周 岐山 至於 峥丘 之 西塞丘 者,山邑之田也。布币稱貧富而調之。”
(2).山區城邑。 宋 蘇轼 《司竹監燒葦園會獵園下》詩:“豈如閑官走山邑,放曠不與趨朝衙。” 元 王恽 《鹈鴂詞》:“田間趣起早耕人,秀樾深藏曉無迹,陰陰夏木共山邑。” 清 褚人穫 《堅瓠馀集·鼈逐人》:“大理司直 陳棣 嗜鱉,所居山邑,艱於得,隨得則食。”
“山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以山地為主的區域或地理環境,強調自然地貌特征。例如《管子·山國軌》中提到“山邑之田”,即指山區土地的管理與稅收分配。
指位于山區的城鎮或聚居地,兼具地理與人文屬性。如宋代蘇轼在詩中描述“閑官走山邑”,元代王恽提到“陰陰夏木共山邑”,均指山間的小城或村落。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及詩詞用例,權威來源以(滬江詞典)和(查字典)為主。
《山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山城、山村。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山”和“邑”。
《山邑》的拆分部首是“山”,它屬于土部;“邑”屬于部首邑,它是由“邑”字演變而來。《山邑》的總筆畫為12畫。
《山邑》是古代漢字,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字的發展過程。在繁體中,“山邑”兩個字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山邑”。
在古代,人們對《山邑》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不過基本的意思和現在并無不同。
1. 這座城市是座美麗的山邑,自然風光優美宜人。
2. 在這片山邑裡,人們過着甯靜祥和的生活。
組詞:山水、邑廟、山鄉、城邑
近義詞:山城、山村、山鄉
反義詞:水澤、城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