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悲憤到極點。《晉書·桓溫傳》:“今寇賊冰消,大事垂定……而橫議妄生,成此貝錦,使垂滅之賊復獲蘇息,所以痛心絶氣,悲慨彌深。”
“痛心絕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òng xīn jué q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含義
形容因極度悲傷或憤怒而情緒崩潰的狀态,常指對某件事感到痛心疾首、悲憤交加,甚至達到無法承受的程度。
詞語分解
出處與典故
出自《晉書·桓溫傳》:“今寇賊冰消,大事垂定……而橫議妄生,成此貝錦,使垂滅之賊複獲蘇息,所以痛心絕氣,悲慨彌深。”
此句描述桓溫因戰局反複、功敗垂成而悲憤難抑。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境,表達對重大打擊、不公事件或理想破滅的強烈情感反應。例如:
用法與注意
擴展補充:該成語強調情感的雙重性(悲痛+憤慨),近義詞如“悲憤填膺”,反義詞暫無明确對應詞彙。使用時需注意語境的嚴肅性。
《痛心絕氣》是一個成語,意為非常痛心和失望,感到無法忍受和無法釋懷的心情。
《痛心絕氣》可以拆分成“疒”、“心”、“絕”和“氣”四個部首。其中,“疒”代表病痛,筆畫數為5;“心”代表心思意念,筆畫數為4;“絕”代表斷絕、失去,筆畫數為7;“氣”代表情緒,筆畫數為4。
《痛心絕氣》起源于古代漢語,出自明代魏禧的《東南雜記》一書。這個成語形容人受到沉重打擊或遭受極大委屈後,感到極度痛苦和絕望的心情。
《痛心絕氣》是《痛心絕氣》的繁體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痛心絕氣》的寫法為「痛」字的舊體寫法是「童」「目」「⺍」,「心」字的舊體寫法是「忄」,「絕」字的舊體寫法是「八」「月」「彡」,「氣」字的舊體寫法是「氣」。
他聽到朋友背叛了他的時候,感到痛心絕氣。
1. 痛心 - 形容感到痛苦、心痛的情緒。 2. 絕望 - 形容感到失去希望、心灰意冷的情緒。 3. 氣憤 - 形容憤怒到極點的情緒。
1. 悲憤 - 形容悲痛和憤怒交織的情緒。 2. 痛心疾首 - 形容心中痛苦無比,痛不欲生。
滿心歡喜 - 形容心情愉快、快樂滿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