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除书的意思、除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除书的解释

(1).拜官授职的文书。 唐 韦应物 《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宋 陆游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

(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除书”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特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与古代官职任免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第7版,“除”在此处的释义为“拜官,授职”,而“书”指文书或诏令,因此“除书”特指古代朝廷任命、调动官员的正式公文,常见于汉唐至明清文献。

从语义演变角度分析,《辞源》修订本指出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原指清除旧职、授予新官的文书。至唐宋时期,词义扩展为涵盖官职迁转的所有官方文书,包括升迁、贬谪、平调等不同类别。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常与“拜表”“敕令”等公文术语并列出现,如白居易《除夜》诗“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句注即引用了除书的制度背景。

现代汉语中,“除书”作为历史词汇仍保留在古籍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特别注明其语用特征,强调该词多用于文言语境或历史题材作品,日常口语已不再使用。相关成语“除旧布新”中的“除”字,亦与“除书”的官职更替含义存在词源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除书”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拜官授职的文书
    指古代朝廷任命官员的正式文件,相当于现代的任命书。例如唐代韦应物《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中提到的“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2. 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部分文献中亦指记录官员选拔任用的名册,如宋代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提及“各载除书之内”。


二、出处与例证


三、其他相关


“除书”主要用于古代官职任命场景,核心含义为官方发布的任职文书,部分文献扩展为官员名册。其用法在唐代诗词和小说中尤为常见,反映了古代官僚制度的文化背景。

别人正在浏览...

百骸六藏百家姓板块八煞不当事不那扯篷拉縴车站炽昌臭老九传车鉏牙打火店丹林盗犯低庳督工房中术返旆风斗風發负挟赋声疙秃乖动逛会合榻厚泽火经壶飧简久箭弦结欠金练稽同亢暵髡刑老来俏连持藜床楼敌卢胡陆盐马良眉绵山平门敲钉锤起寝曲燕三千大千世界山戎涉厉衰气梳妆台酸鼻铁画银鈎顽耍维制仙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