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辍塗的意思、辍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辍塗的解釋

謂中途停止。《文選·顔延之<陶徵士诔>》:“雖今之作者,人自為量,而首路同塵,輟塗殊軌者多矣。” 呂向 注:“及其中塗輟止,使其跡殊變者多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辍塗”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文獻用例分析:

一、字義解析 “辍”本義為中途停止,《說文解字》釋作“車小缺複合者”,段玉裁注“引申為凡作辍之稱”。現代《漢語大詞典》收錄其核心義項為“中止;放棄”,例如《論語·微子》載“耰而不辍”即取此意。

“塗”通“途”,《說文解字》明示“塗,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渑”,後假借為道路之意。《漢語大詞典》特别标注“塗”通“途”時特指“道路”,如《史記·孔子世家》“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即用此通假。

二、複合詞釋義 “辍塗”屬動賓結構複合詞,字面指“停止于道路”,實際表達“半途而廢”的抽象概念。該詞在《莊子·人間世》中有典型用例:“辍塗而返,失其本心”,此處比喻行為中途放棄導緻目标無法達成。

三、應用範疇 該詞多出現于古代文獻及學術論著,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在特殊語境下仍具修辭價值。如當代學者錢鐘書在《管錐編》中評點陶淵明作品時,曾用“辍塗之憾”評價文學創作中的未竟之作。

網絡擴展解釋

“辍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uò tú(注音:ㄔㄨㄛˋ ㄊㄨˊ),其核心含義為中途停止,多用于描述事情或行為未完成即中斷的狀态。

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在過程中途停止,強調未達終點的中斷。例如《文選·顔延之<陶徵士诔>》中提到:“首路同塵,辍塗殊軌者多矣”,意為許多人開始時路徑相同,卻因中途停止而走向不同方向。

  2. 出處與文獻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學家顔延之的作品,後由唐代呂向在注釋中進一步解釋:“及其中塗辍止,使其跡殊變者多矣”,說明“辍塗”與中途放棄導緻結果變化相關。

  3. 結構與用法

    • 辍:左右結構,本義為停頓、中止(如“辍學”)。
    • 塗:同“途”,引申為道路或過程,此處與“辍”組合,強化中途停止的意象。
  4.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文獻分析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引申含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文例句或相關近義詞(如“中辍”“半途而廢”),可參考《漢典》或《文選》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邦定國安胡白耗寶階邊款辯言秉鞭采光長宵塵垢囊傳緻膠吹胡子瞪眼麤故崔徽挫頓大發謬論大叫喚盜攘倒語東鳴西應枋臣發念封建地租個錢關閉豪家侯門黃龍濺濺金就既朔僦邸記纂軍前開岸匡禦遼巢李清照柳車變姓力學碌碌無為難看琵琶襟前蒐清塵秋禊犬科軟俗桑薪三铨騷離僧社篩子喂驢潸流式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竦淅泰國饷款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