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拂除塵埃。 漢 班固 《東都賦》:“雨師泛灑,風伯清塵。”
(2).車後揚起的塵埃。亦用作對尊貴者的敬稱。清,敬詞。《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犯屬車之清塵。” 顔師古 注:“塵,謂行而起塵也。言清者,尊貴之意也。” 三國 魏 繁欽 《定情》詩:“我出東門遊,邂逅承清塵。” 南唐 陳陶 《寄兵部任畹郎中》詩:“常思 劍浦 别清塵,荳蔻花紅十二春。” 王闿運 《丁文誠诔》:“侍清塵於 華陽 ,忝邦政之必聞。”
(3).清輕的塵埃。 晉 左思 《魏都賦》:“增搆峩峩,清塵彯彯。”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忽思格猛獸,苑囿騰清塵。” 清 曹寅 《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韻》之四:“清塵隱高樹,萬瓦光鱗鱗。”
(4).比喻清靜無為的境界;清高的遺風;高尚的品質。《楚辭·遠遊》:“聞 赤松 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 姜亮夫 校注:“清塵,《章句》訓徽美。 寅 按即指上之虛靜、恬愉、無為自得之境界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苕苕歷千載,遙遙播清塵。”《梁書·任昉傳》:“想 惠 莊 之清塵,庶 羊 左 之徽烈。”《北齊書·文苑傳·顔之推》:“ 堯 舜 不能榮其素樸, 桀 紂 無以污其清塵。” 唐 杜牧 《西江懷古》詩:“ 範蠡 清塵何寂寞,好風唯屬往來商。”
“清塵”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四個義項:
字面含義:拂除塵埃
指實際意義上的清除塵土,例如漢代班固《東都賦》中“風伯清塵”即風神掃除塵土。
敬稱:車後揚起的塵土
古代用于對尊貴者的敬稱,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中“犯屬車之清塵”,以車馬揚起的塵埃代指尊貴之人。
輕盈的塵埃
形容清輕飄動的塵土,如杜甫詩句“苑囿騰清塵”。
比喻清高的品質或境界
引申為高尚的風範、無為的境界,如《楚辭·遠遊》中“聞赤松之清塵”,謝靈運詩“遙遙播清塵”均指精神層面的純淨。
現代引申: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淨化心靈”,強調在壓力中保持内心甯靜,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語境,古典文獻中未見明确對應。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分析詞義,古典文獻中多用于前三種含義,而第四種及現代引申需謹慎考據。
清塵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人物或事物清靜、潔淨無塵的狀态。拆分部首可以分為“清”和“塵”,其中“清”字的部首為“水”字旁,而“塵”字的部首則是“少”字旁。根據古代漢字筆畫規則,清塵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7畫。
清塵這個詞的來源相對較為模糊,可能是根據古人對環境整潔和心靈純淨的追求而創造出來的。在古代文人雅士中,常常将自身追求高尚境界的過程比喻為清除塵埃、消除雜念的過程。因此,清塵也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心靈境界的清潔和純淨。
在繁體字中,清塵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明顯的差别。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清塵在古時書寫時會稍有變化。但是由于古代字形較為複雜,不易一一列舉。而在現代,清塵的寫法已經固定,并且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清塵的例句:
1. 他住在山間清靜的小屋中,遠離喧嚣和塵世的雜念。
2. 那幅畫上的細膩之處令人感歎,仿佛一塵不染,清塵脫俗。
除了清塵,還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
1. 清澈:形容水質或目光澄澈明亮。
2. 清新:形容空氣清新,或音樂、風格等給人以清新、舒適的感覺。
3. 清雅:形容氣質甯靜、文雅。
清塵的近義詞包括:幽靜、淨土、脫俗、清麗。
清塵的反義詞可以是:浮躁、喧嚣、塵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