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泰國的意思、泰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泰國的解釋

東南亞國家。在中南半島中部。舊名暹羅。面積5140萬平方千米。人口6040萬(1995年)。首都曼谷。中部有湄南河平原,餘為山地和低緩高原。熱帶季風氣候。經濟以工業為主,有采礦、煉油、紡織等部門。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旅遊業發達。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泰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泰國(Thailand)的漢語詞典釋義與國名解析

一、詞源與字義

“泰國”在漢語中由“泰”與“國”組合而成。“泰”本義為安甯、寬裕,如《說文解字》釋為“泰,滑也,從廾水,大聲”,後引申為安定、祥和之意(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國”指代國家。因此,“泰國”字面可理解為“安甯之國”,契合該國文化中追求和平與佛教精神的特點(來源:中國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

二、國名曆史與演變

泰國舊稱“暹羅”(Siam),1939年更名為“泰國”(Thailand),泰語為“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意為“自由之地”。這一名稱反映了該國曆史上未被殖民的獨立地位(來源:泰國國家旅遊局官網)。1945年曾短暫恢複“暹羅”舊稱,1949年再次定為“泰國”并沿用至今。

三、文化象征與别稱

因民衆普遍信仰佛教且民風溫和,泰國亦被稱為“微笑之國”或“黃袍佛國”(來源:泰國文化部官方網站)。其國名中的“泰”字在漢語文化中進一步強化了安甯、包容的意象,與中國古籍《周易》中“泰卦”象征的“天地交而萬物通”理念相呼應(來源:《漢語大詞典》)。

四、地理與政治含義

泰國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首都為曼谷,官方語言為泰語,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其國名中的“泰”亦被解讀為對主體民族“泰族”的指代,凸顯民族認同(來源:中國外交部國家概況數據庫)。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泰國(泰語: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全稱泰王國(The Kingdom of Thailand),是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

一、基本概況

二、曆史沿革

三、文化特色

四、經濟與社會

詞源釋義

“泰國”在泰語中意為“自由之地”(Prathet Thai),源自其未被殖民的曆史。舊稱“暹羅”于1949年廢止,改為現名以強調民族主體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節日、旅遊等信息,可參考來源、12等)

别人正在浏覽...

跋胡百室倍百倍裡尼壁經才廣妨身城阚陳久尺诏崇亂蹙折電埽揲蓍底色反悔繁文缛節肥力風漣蜂衙分朗朗覆試幹凈利索汗涔涔河斜月落還飇虎狼心忽似肩辇矯上計算尺抗逆擴淡喇喇忽忽例物馬利民生塗炭納污含垢念念咆哮西風抨章偏至屏風誤點掊攟千裡莼輕下慢上曲鳝人心叵測肉飛仙少年飄泊者設放事以密成說公案宋文鑒松月算缗鐵簾脫節唯物辯證法無韻效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