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詳細解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解釋
[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比喻在這個時候喪失機會或失敗了,在另一個時候得到了補償。東隅,日所出處;桑榆,落日所照處
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黾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詳細解釋
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東隅,日所出處;桑榆,落日所照處。《後漢書·馮異傳》:“﹝ 光武帝 ﹞璽書勞 異 曰:‘ 赤眉 破平,士卒勞苦,始雖垂翅 回谿 ,終能奮翼 黽池 ,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南史·何敬容傳》:“少戢言於衆口,微自救於竹帛,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冷眼觀》第二十回:“誰知那個旗婆,猶自賊心未死,竟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黨員不可存心做官發財》:“但是失之東隅,還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補牢,還未為晚。”
詞語分解
- 桑榆的解釋 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借指落日餘光處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比喻晚年桑榆晚景詳細解釋.桑樹與榆樹。 漢 劉向 《九歎·怨思》:“孤雌吟於高墉兮,鳴鳩栖於桑榆。”《晉書·
專業解析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一句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面釋義
- 失之東隅: "失"指失去、損失;"東隅"指東方日出的角落,引申為早晨、早年或事情的初始階段。
- 收之桑榆: "收"指收獲、得到;"桑榆"指日落時陽光照射的桑樹和榆樹梢頭,引申為傍晚、晚年或事情的後期階段。
- 字面整體: 在早晨(東隅)失去的東西,在傍晚(桑榆)又收了回來。比喻此時此地雖有損失,彼時彼地卻能得到補償。
二、引申義與核心内涵
該成語的核心含義在于闡述一種得失轉換、禍福相依的辯證關系:
- 得失平衡觀: 強調人生或事物發展中,一時的損失未必是最終的結局,可能在另一時間、另一領域或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彌補或獲得更大的收獲。
- 時空轉換觀: 體現了時間維度上的動态變化(從早到晚)和空間維度上的轉換(從此處到彼處),說明得失并非固定不變。
- 勸慰與激勵: 常用于勸慰人不要因一時的挫折或損失而灰心喪氣,應放眼長遠,保持信心和努力,相信未來會有轉機或收獲。
- 機遇與補償: 暗示在某個方面的失敗或損失,可能為其他方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或機遇,最終達到平衡或超越。
三、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最早出自南朝宋·範晔所著《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記載東漢開國名将馮異的事迹:光武帝劉秀在表彰馮異的诏書中說:“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黾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意指馮異雖然在回溪之戰(東隅)一度失利受挫,但最終在黾池之戰(桑榆)取得了勝利,挽回了局面。這個典故生動地诠釋了成語的含義。
四、現代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廣泛用于:
- 安慰遭遇挫折的人。
- 形容經過努力,在後期或另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或補償。
- 表達對事物發展過程中得失轉換規律的認知。
- 強調堅持不懈和長遠眼光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權威釋義收錄)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1986-1993).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詳細釋義及出處考證) [可查詢漢典網(zdic.net)相關條目]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釋義. 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 (提供古籍出處及白話解釋)
- 範晔. (南朝宋). 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 (原始典故出處) [可查閱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等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東隅”指東方日出之處,代指早晨;“桑榆”指日落時餘光照在桑樹、榆樹間,代指傍晚。成語原意為“早晨失去的,傍晚又得到了”,現多比喻在某一方面失利或失敗,卻在另一方面獲得補償或成功,強調得失的辯證關系。
二、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後漢書·馮異傳》。東漢初年,劉秀派大将馮異征讨赤眉軍。馮異初戰失利,但最終用計反敗為勝。劉秀在诏書中稱贊他:“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黾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注:部分資料誤引《淮南子》,但主流權威文獻均以《後漢書》為源。)
三、用法與引申
- 語境:多用于鼓勵人在逆境中保持希望,或說明事物得失的轉化。
- 哲理:體現“禍福相依”的辯證思想,如《人民日報》引用時強調“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 語法:複句式結構,可作分句或獨立引用,含褒義。
四、示例
- 曆史案例:馮異雖初敗于赤眉軍,但最終反敗為勝,印證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文學引用:姚雪垠在《李自成》中寫道:“仍望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五、常見誤讀
- 詞序颠倒:正确順序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可寫作“得之桑榆,失之東隅”。
- 含義局限:不僅指時間上的得失,更強調不同領域的補償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現代應用或具體典故細節,可查閱《後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薄靡奔豗邊俎逼诘并列筆宣跛蹇不勝杯杓殘尊超支沖日刀背打傷得售調煉坊人封隅鳳鷟奮揚幹産敢于公因子河房槐膏會武宴渾蒙活伶伶解錐緝睦金地荊虹寄室句襟具設懇欵喟然瀝款靈清龍蟠虎伏冥氏目怆有天剖冤窮服擾習任縱少不更事收盆稅基疏闿碩麟殊廷俟望踢串題鳳逶遟無氣歇相盡嫺淑下衣玺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