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動公慣的意思、大動公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動公慣的解釋

形容公衆憤然而出,主持正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動公慣(或作“大動公憤”)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因某件事引發了公衆普遍的憤怒或強烈不滿。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大動”:指引起劇烈、廣泛的動靜或反應。
  2. “公”:指公衆、社會大衆。
  3. “慣”(常見誤寫):實際應為“憤”,即憤怒(部分方言或誤寫中作“慣”)。

    正确形式應為“大動公憤”,意為激起社會大衆的強烈憤慨。

    例:官員貪污事件曝光後,大動公憤,民衆紛紛要求嚴懲。


二、權威詞典解釋

  1. 《漢語大詞典》:

    “公憤”指公衆的憤怒,“大動公憤”形容事件性質惡劣,引發群體性義憤。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強調“公憤”為名詞,指“公衆的憤恨”,“大動”作動詞修飾,凸顯事态嚴重性。


三、用法與實例


四、來源與演變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http://www.cp.com.cn/book/7-100-00038-0.html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5/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019).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中華書局.
  4. 中國語言文字網. “公憤”詞條解析

    http://www.china-language.edu.cn/

網絡擴展解釋

“大動公慣”是一個四字成語,拼音為dà dòng gōng guàn,其核心含義是形容公衆因某事感到憤慨并共同發聲,以維護正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用法與例句

  1. 典型場景:多用于描述社會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和抗議,例如恐怖襲擊、重大犯罪等。
  2. 例句:

    恐怖分子的罪惡行徑,使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大動公慣,同聲譴責。


補充說明


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權威詞典或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跋扈恣睢苞茅報身佛報知表闡跛踦不衰拆壁腳虿發承讓晨鐘暮鼓辭工辭窮答複丁字鋼帝天動窩兒踱走番木瓜墳典服除浮舟概則高薦勾捉乖則罐頭骨塵舞詭殊還請浃淪肌髓饑荒進退可否紀載抗塵樂而忘返賣絕披荊屏移繦褓遷土輕俏啟奏熱電站入庫焫燭三年之艾衫褃攝衰師母殊路同歸铄懿淵積瑣智廷策挺挏屯鈍拖拖栖栖唯鄰是蔔下九流相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