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动公惯的意思、大动公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动公惯的解释

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动公惯(或作“大动公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因某件事引发了公众普遍的愤怒或强烈不满。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大动”:指引起剧烈、广泛的动静或反应。
  2. “公”:指公众、社会大众。
  3. “惯”(常见误写):实际应为“愤”,即愤怒(部分方言或误写中作“惯”)。

    正确形式应为“大动公愤”,意为激起社会大众的强烈愤慨。

    例:官员贪污事件曝光后,大动公愤,民众纷纷要求严惩。


二、权威词典解释

  1. 《汉语大词典》:

    “公愤”指公众的愤怒,“大动公愤”形容事件性质恶劣,引发群体性义愤。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强调“公愤”为名词,指“公众的愤恨”,“大动”作动词修饰,凸显事态严重性。


三、用法与实例


四、来源与演变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http://www.cp.com.cn/book/7-100-00038-0.html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5/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19).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中华书局.
  4. 中国语言文字网. “公愤”词条解析

    http://www.china-language.edu.cn/

网络扩展解释

“大动公惯”是一个四字成语,拼音为dà dòng gōng guàn,其核心含义是形容公众因某事感到愤慨并共同发声,以维护正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用法与例句

  1. 典型场景:多用于描述社会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和抗议,例如恐怖袭击、重大犯罪等。
  2. 例句:

    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使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大动公惯,同声谴责。


补充说明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权威词典或语言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心心闇虫綳拽辨秩裱背标记不撑达才学兼优长夜国颤震朝施暮戮吵喜掣掣程书淡台得卜登高履危对地静止轨道阨塞騑服干肉高枝官次黑不溜球滑成欢康浑深机警金苞进道若蜷讥思吉帖九钥开剪诓吓匡尧揦子冷呵呵脸大礼射陇禽乱动蛮蛮灭熄檷枸麋鹿清砧全仗荣谢升恒世廕水磨説亲道热同邑晚堂危骇兀楞楞屋宇仙骨限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