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量。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測步之器, 中 西同實而異名;巧捷之用,西人攘 中 以成法。”
“測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測步(拼音:cè bù)的核心含義為測量,常見于清代文獻。例如龔自珍在《阮尚書年譜第一序》中提到:“測步之器,中西同實而異名”,指中西方測量工具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
古代實踐
部分資料(如)提到,測步可能衍生自“用腳步丈量距離或時間”的原始方法,尤其在缺乏精密工具的古代,人們通過步行估算長度或時間。
文獻用例
清代文獻中,“測步”多指廣義的測量行為,強調技術工具的對比。例如龔自珍描述西方借用中國技術改進測量工具,體現中西交流背景下的技術演變。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更多作為曆史或文獻研究中的專業術語出現,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指向(如物理測量或抽象估算)。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龔自珍原文背景,可參考《阮尚書年譜第一序》相關研究資料。
《測步》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指通過計算步數來估量距離。
《測步》這個詞分為“氵”和“步”兩個部首,并且共有13畫。
《測步》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國。在軍事上,步兵行進的距離經常使用步數來衡量,以便進行軍事部署和戰略策劃。
《測步》的繁體字為「測步」。
在古代,「步」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為「止」字加上「蔔」字。
1. 他利用測步的方法估算了這個山洞的長度。
2. 戰士們被要求測步軍容,以保持隊伍的整齊。
組詞:測距、步伐、步程
近義詞:估量步數、計算步數
反義詞:測重、跳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