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狂犬的意思、狂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狂犬的解釋

(1).兇猛的狗。 三國 魏 阮籍 《鸠賦》:“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於微軀。” 宋 孔平仲 《狂犬》詩:“吾家有狂犬,其走如脫兔。”

(2).瘋狗。參見“ 狂犬病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狂犬”一詞的含義可以從字面、文學引申及醫學角度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狂犬”指兇猛的狗,如三國時期阮籍《鸠賦》中“值狂犬之暴怒”即形容猛犬的攻擊性。

  2. 醫學引申義
    也特指感染狂犬病毒的瘋狗,這類犬會通過咬傷傳播病毒,導緻人畜共患病“狂犬病”(又稱恐水症)。


二、文學與曆史用法

古代文獻中常以“狂犬”比喻兇猛或失控狀态,例如:


三、醫學關聯:狂犬病

若被狂犬咬傷,可能感染狂犬病毒,其特點包括:

  1. 傳播途徑:病毒通過唾液經破損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
  2. 症狀階段
    • 前驅期:低熱、頭痛、傷口周圍麻木。
    • 興奮期:恐水、怕風、咽喉痙攣、躁狂。
    • 麻痹期:全身癱瘓,最終呼吸衰竭死亡。
  3. 緻命性:一旦發病,死亡率接近100% 。

四、注意事項

若被犬類咬傷,立即清洗傷口并接種疫苗是唯一有效預防手段。

如需更詳細醫學信息,可參考權威來源如、7、9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狂犬

狂犬一詞指的是患有狂犬病的狗或其他動物。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後可導緻患者出現嗜水、咬人、狂躁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導緻死亡。這個詞在漢語中既可以指病毒本身,也可以指患有狂犬病的動物。

部首和筆畫:

狂犬這個詞的部首是犬(狗),具體的筆畫數目是10畫。

來源:

狂犬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典籍《爾雅·釋獸》中,用來描述狂犬病患者的症狀。後來逐漸成為專指患有狂犬病的狗或其他動物的稱呼。

繁體:

繁體字“狂犬”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部首仍然是犬,筆畫數目也是10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狂犬是以傳統的豎排為主的書寫方式,寫作“犬狂”。

例句:

1.最近有一隻狂犬在附近出現,大家需要保持警惕。

2.狂犬病是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預防。

組詞:

狂犬病、狂犬疫苗、狂犬症狀、狂犬治療

近義詞:

狂犬病 = 狂犬綜合症

反義詞:

健康狗、無病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