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火的意思、厝火的详细解释
厝火的解释
“厝火积薪”的简缩语。喻隐伏的危机。 明 沉钦圻 《咏史》诗:“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清 吴伟业 《焦桐》诗:“ 汉 家忘厝火,絶调过江来。” 清 黄宗羲 《施忠介墓碑铭》:“岛寇时入犯,皆有内主,公破其墙壁,销其厝火。欲使全 闽 兵力不归一代,盖其所虑者深也。”
词语分解
- 厝的解释 厝 ò 安置:厝火积薪。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厝。暂厝。 磨刀石。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 火的解释 火 ǒ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指枪炮 * 等:火药。火炮。 发怒,怒气:火暴。火
网络扩展解释
“厝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一、基本含义与读音
- 读音:cuò huǒ(“厝”不读xī,正确发音为cuò,音同“错”)。
- 来源:该词是成语“厝火积薪”的简缩形式,字面意为“将火放置于堆积的柴草之下”,比喻潜藏的巨大危险或隐患。
二、详细解释
-
本义与引申义
原指火势猛烈(如提到“燃烧旺盛”),但更常见的用法是借“厝火积薪”表达隐伏的危机。例如清代黄宗羲在碑文中用“销其厝火”指消除潜在威胁。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看似平静实则危险的情境,如政治、军事或社会问题中的隐患。例如:“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明代诗句)。
三、常见误读与辨析
- 误读提醒:易将“厝”误读为xī,需注意正确发音。
- 与近义词区别:不同于单纯描述火势的词汇(如“烈火”),它更强调危机潜伏的状态。
四、参考来源
若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汉典、历史文献例句及成语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厝火这个词的意思:
厝火是闽南语中的词语,意思是指祭奠祖先时点燃的火。厝意为住所,火意为火焰,合起来就是家中的祭火。厝火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意义,代表着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厝:部首厶+笔画4
火:部首火+笔画4
来源和繁体:
厝火一词源自于闽南语,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体字中,厝火的写法为「厝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厝火的意思并没有改变。
例句:
1. 每年过年,我们都会点燃厝火,向祖先祭拜。
2. 去祖坟上扫墓时,要先点燃厝火。
组词:
厝火烧、厝火祭、厝火传承
近义词:
祭火、祭拜之火
反义词:
室内火、厨房火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