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堦 ”。 1.黃金的台階。《神異經·西北荒經》:“東北大荒中有金闕,高百丈,中有金階兩闕,名天門。” 三國 魏 曹操 《氣出唱》詩:“乃到 王母臺 ,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
(2).帝王宮殿的台階。 唐 王涯 《宮詞》之二:“欲得君王一回顧,争扶玉輦下金階。”《宣和遺事》前集:“﹝殿頭官﹞踏着金階,口傳聖旨。”《醒世恒言·陳孝基陳留認舅》:“讀書箇箇望公卿,幾人能向金堦走?”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并不要許多工夫,就望見六個人向金階趨進。”
(3).朝廷的代稱。 唐 李遠 《贈殷山人》詩:“誰能将此妙,一為奏金階。” 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把軍書忙裁,忙裁,捷奏報金堦,捷奏報金堦。”
“金階”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用黃金打造的台階,常用于神話或文學作品中描述仙境、天宮的奢華場景。例如:
引申為帝王居所的台階,象征皇權與尊貴。例如:
借指朝廷或政治權力中心。例如: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詩詞及權威詞典的釋義。
“金階”是一個成語,指的是非常高的官位或地位。這個詞的意思可以解釋為“金質的台階”,暗喻高位重任。
“金階”的首部是“金”,表示金質、財富等。全詞共有9個筆畫。
《金階》最早見于戰國時代的楚國,《楚辭·離騷》有“有福同階緻墜亡”一句,意指享福者也有隕落的危險。
繁體字是「金階」。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可以說是更加簡練。官吏的階位高低以樓梯的階數來表示,因此“金階”有時候也可以作為樓梯的代稱。
他一生奮鬥,終于登上了金階。
金階高卧(指高官顯貴)
錦階樓台(指華麗的宮殿)
金屋藏嬌、重臣貴戚(表示高官顯貴)
草階級、低官下品(表示低下的官職或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