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後漢書·班超傳》:“ 超 自以久在絶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聞 太公 封 齊 ,五世葬 周 ,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夫 周 齊 同在中土千裡之間,況於遠處絶域,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 李賢 注:“《韓詩外傳》曰‘代馬依北風,飛鳥揚故巢’也。”
“代馬依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dài mǎ yī fēng,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解釋:
“代”指古代北方郡名(今河北、山西一帶),代馬即北方産的良馬;“依風”指依戀北方的風。北方馬南遷後仍懷念故土的風,借此表達人對家鄉的思念。
比喻意義:
強調人無論身處何地,始終心系故土,不願終老異鄉,體現濃厚的鄉土情結。
出自南朝宋範晔《後漢書·班超傳》。班超在西域多年,年老時上書漢和帝請求歸鄉,文中寫道:
“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
他以姜太公封于齊國卻葬于周、狐狸死時頭朝巢穴、北方馬依戀北風等典故,表達自己思歸故裡的迫切心情。
近義詞:
語法結構:
主謂式成語,通常作賓語,用于書面語境。
這一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安土重遷”的思想,尤其適用于遊子、戍邊者等群體的情感表達。其意象生動,通過自然現象(馬戀北風)映射人性共通的情感,至今仍具感染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