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畫楫 ”。
“畫檝”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字面拆分和語境分析:
字義解析
綜合釋義 “畫檝”通常指裝飾精美的船槳,常見于古詩文對船隻的華美描寫。例如:
使用建議 由于該詞較為生僻,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側重含義(裝飾性器具或劃船動作)。若引用自古籍,可進一步考察原句的修辭意圖(如是否借物喻景、托物言志)。
《畫檝》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指的是用檝(fú)撐船或劃船。檝是一種劃水工具,長約2-3米,呈平闆狀,用于在水中劃動使船移動。
《畫檝》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檝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相關;槁是包含17個筆畫的漢字。
《畫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鄭風·子衿》一篇中,上古時期已有使用。
在繁體字中,畫檝被寫作「畫槁」。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畫檝》這個詞,其古時候的寫法包括「畫楛」和「畫槁」等。
1. 江邊的漁夫用畫槁撐船前行。
2. 少年小李一邊畫檝,一邊歡快地唱着歌。
1. 畫船
2. 畫槳
3. 畫艇
1. 用篙
2. 用槳
1. 水行無阻
2. 船帆風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