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绮裡季 。《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孫綽“雜述”>》:“領畧歸一緻, 南山 有 綺皓 。” 張銑 注:“ 綺 , 綺裡季 。皓,老人貌。”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詩:“高風動 商 洛 , 綺 皓 無馨香。”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诏雲夢》:“ 綺皓 安 劉 , 東山 寧 晉 。”參見“ 綺裡季 ”。
“绮皓”的詳細解釋如下:
“绮皓”是曆史人物的代稱,指代秦末隱士绮裡季,他是“商山四皓”之一。商山四皓包括東園公、绮裡季、夏黃公、甪裡先生,因避秦末戰亂隱居商山,四人皆年過八十、須眉皓白,故得此名。
四皓以高潔隱逸聞名,曾拒絕漢高祖劉邦征召,後受呂後之邀出山輔佐太子劉盈(漢惠帝),穩固其地位。這一典故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有記載,成為後世文人贊頌隱士風骨的象征。
唐代詩人李群玉在《自澧浦東遊江表》中用“高風動商洛,绮皓無馨香”表達對隱士品格的敬仰。明代屠隆的戲曲《彩毫記》也以“绮皓安劉”形容隱士對政局的影響。
部分資料(如)将“绮皓”解釋為“景色美麗明亮”,但這一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結合曆史典故和文學用法,“绮皓”核心含義仍指向人物代稱。
現代取名中,“绮”象征光彩華麗,“皓”代表純潔明亮,組合後寓意美好、智慧與高潔品格。
“绮皓”主要用于指代曆史人物绮裡季及商山四皓,強調隱逸、高潔的品格。需注意避免與少數非權威來源中的“景色形容”混淆。
绮皓是一個漢字詞彙,分為兩個字:“绮”和“皓”。用于形容天空、雲彩或其他物體的美麗明亮。
1. 绮拆分部首:纟(纟為纖維類字的部首,表示與纖細、織造有關);筆畫:6。
2. 皓拆分部首:白(白為白色類字的部首,表示與顔色、外貌有關);筆畫:12。
绮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乾卦》中。它在古代文人筆下常用來形容美麗輝煌的景象。
绮皓的繁體字為綺皓。
在古代,绮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上多了一個“扌”部,表示與手有關。皓的寫法也有一些變化,字形上多了一個“日”部,表示與太陽有關。
1. 林間的绮皓雲彩,仿佛仙境一般美麗。
2. 那個女孩穿着一襲绮皓的紗裙,顯得婉約動人。
绮光(形容美麗的光輝)、绮麗(非常美麗)、绮麗多彩(非常絢麗多彩)。
絢麗、美麗、光彩奪目。
暗淡、晦暗、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