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后汉书·班超传》:“ 超 自以久在絶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闻 太公 封 齐 ,五世葬 周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 周 齐 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於远处絶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李贤 注:“《韩诗外传》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扬故巢’也。”
“代马依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dài mǎ yī fēng,其核心含义是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面解释:
“代”指古代北方郡名(今河北、山西一带),代马即北方产的良马;“依风”指依恋北方的风。北方马南迁后仍怀念故土的风,借此表达人对家乡的思念。
比喻意义:
强调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心系故土,不愿终老异乡,体现浓厚的乡土情结。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在西域多年,年老时上书汉和帝请求归乡,文中写道:
“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他以姜太公封于齐国却葬于周、狐狸死时头朝巢穴、北方马依恋北风等典故,表达自己思归故里的迫切心情。
近义词:
语法结构:
主谓式成语,通常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境。
这一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土重迁”的思想,尤其适用于游子、戍边者等群体的情感表达。其意象生动,通过自然现象(马恋北风)映射人性共通的情感,至今仍具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用法或例句,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