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戴霜履冰的意思、戴霜履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戴霜履冰的解釋

形容不怕嚴寒,奔波于外。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穫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戴霜履冰"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處境極其艱難危險,生活異常困苦艱辛。該成語通過生動的自然意象傳遞出強烈的隱喻意義:

  1. 字面與比喻義解析:

    • "戴霜":字面指頭頂寒霜,比喻承受着刺骨的寒冷或巨大的壓力。
    • "履冰":字面指行走在薄冰之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隨時可能陷入災難。
    • 整體含義:将"頭頂寒霜"與"腳踏薄冰"兩個意象結合,形象地描繪出一種同時承受着嚴酷環境和巨大風險,生活困苦、步履維艱、危機四伏的狀态。常用來形容人在惡劣環境下的掙紮,或承擔重任時面臨的巨大壓力和風險。
  2. 出處與典籍依據: 該成語的雛形或類似表達可見于古代文獻,體現了古人用自然現象喻指人生境遇的智慧。其較為明确的出處可追溯至:

    • 《後漢書·崔骃傳》:在記載崔骃事迹或言論的部分,有類似表達(如"履冰"、"臨深"等常與危險、謹慎相關),後世在引用和提煉過程中形成了"戴霜履冰"這一固定搭配,用以形容極端艱險的處境。
    • 權威辭書釋義:現代權威漢語辭書,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均收錄該詞條,釋義高度一緻,即形容處境極其艱難危險,生活困苦。這奠定了其語義的規範性和權威性。
  3. 用法與文化内涵:

    • 強調極端性:"霜"與"冰"都是極寒之物,"戴"與"履"則強調了這種惡劣環境是必須承受且無法逃避的日常狀态,凸顯了處境的極端艱難和險惡。
    • 蘊含警示與堅韌:該成語在描述困境的同時,也隱含着對謹慎行事(如履薄冰)和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精神的體現。常用于文學、曆史叙述或評論中,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參考資料來源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戴霜履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形容不畏懼嚴寒,堅持在外奔波勞作或奮鬥。該詞強調在艱苦環境下依然保持堅韌的态度。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勖學》:“于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以赴邪徑之近易。”通過描繪古人在惡劣環境中求學的場景,突顯其不畏艱辛的精神。

3. 結構與用法

4. 擴展信息

示例:
“他常年戴霜履冰,隻為完成科考任務。”——引用自古典文獻的典型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篇巴睖班瞵悖忒蒼翠彫殒飛籤非義烽斾負負婦好墓伏枕鴿子瓜割瓜子雇工掴搭過得去海男子黑潭合事河網會非渾大疆土江心鏡節删寂寞開門揖盜看戲闚谏臨時六盤山篾片扭虧為盈凄洏旗號輕訬耆儒七緵布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任天散文詩笙鐘食爵壽斝手将汰流通問土精吞哀土牆宛黃委和翁主無所回避閑謗協序細火隙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