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問的意思、通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問的解釋

[correspond] 相互問候;互通音信

詳細解釋

(1).互相問候。《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嫂叔不通問。”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凡巾櫛椸架及男女授受通問婚葬,悉有規制。”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嘗擕一童子,自親串家通問,歸已薄暮矣。”

(2).互通音訊。 唐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詩之二:“聞道 秦 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元 楊維桢 《紅酒歌》:“别來南北不通問,夜夢玉樹春風前。”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籌議朝鮮講求武備疏》:“從前 李裕元 以該國邊事,與臣通問,每附土儀數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互相問候
    指人與人之間的禮節性交流,如《禮記·曲禮上》提到“嫂叔不通問”,強調古代男女交往的禮儀限制。

  2. 互通音訊
    表示通過書信、消息等方式保持聯繫。例如元代楊維桢的詩句“别來南北不通問,夜夢玉樹春風前”,即表達因無法互通音信而産生的思念。


二、古籍與用例


三、現代引申

現代語境中,“通問”可擴展為溝通或互聯互通問題,如網頁例句提到的“電信互聯互通”“交通問題”等。但此類用法屬于引申義,核心仍圍繞“交流”與“聯繫”。

四、發音與結構


如需更多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問》這個詞的意思

《通問》是指溝通交流,了解情況,互相詢問或了解。這個詞常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過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問》的拆分部首是“讠”和“門”,它們分别表示“言語”和“門戶”。在《通問》這個詞中,部首“讠”是漢字“言”的變形,表示言語表達或語言交流的意思;而部首“門”則表示門戶的意思,用于指示進入溝通和交流的渠道。

《通問》的總筆畫數是16畫,其中“通”字的筆畫數為10畫,而“問”字的筆畫數為6畫。

來源和繁體

《通問》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尚書·五子之歌》。在繁體字中,它是以“通”與“問”表示,其中“問”是影響字形的主要因素,而“通”保留了部分簡化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相較于現代有所差異。在古代寫法中,《通問》這個詞的“通”字以長形态展示,底部寫為“八”字,上部則寫為兩條縱向的直線,“問”字相對地則以“闋”形态表現,底部以“門”寫,上方則寫兩個橫線。

例句

1. 這個小組非常注重互相《通問》,以便更好地完成項目。

2. 在團隊中,大家要時刻保持良好的《通問》,避免出現誤會和溝通不暢的問題。

組詞

1. 通信:指通過各種媒介進行信息傳遞和交流。

2. 問題:指需要解答或解決的疑問、難題。

近義詞

溝通、交流、詢問、探讨。

反義詞

隔閡、隔膜、不通、閉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