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大;博大。《新唐書·李麟楊绾等傳贊》:“其( 楊綰 )論議渾大,雖古王佐無以加。”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二:“ 韓退之 文,渾大廣遠難窺測; 柳子厚 文,分明見規模。” 吳組缃 《山洪》十:“許久許久,才覺得那聲音爬上了山頭,驟然渾大起來,立刻散開模糊了。”
“渾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渾大”指宏大、博大,常用于形容事物的規模、氣勢或人的氣度。例如:
文學與曆史文獻
語言演變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擴展了其含義,認為可形容人的膽識豪放或志向遠大,并關聯寓言故事(如《莊子》中麻雀與甕的比喻)。
該詞核心含義聚焦“宏大”,古典文獻中多用于客觀描述,現代用法可能更靈活。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若涉及人物氣度,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釋義。
渾大(hún dà),指的是坦率、開朗、直率、豪放的性格和舉止。形容一個人豪爽大氣,不做作,真誠直接。
渾字由水部和火部組成,其中水部為左邊的三點水,火部為右邊的丨。總共有10畫。
渾大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中,是古代樂府詩《秦風·無衣》中的一句:“渾渾噩噩,無所約。” 源自漢朝初年,後來逐漸演變成現代漢字中的“渾大”。
繁體字為渾大。
在古代漢字中,“渾”字的寫法有時稍有不同。在金文和篆書中,“渾”字的寫法為由兩個點水和兩個火的組合,表示水火交融的意思。而隨着字體的演變,“渾”字的寫法逐漸簡化為現在的形式。
1. 他說話一向渾大豪爽,讓人感覺很舒服。
2. 兄弟之間要互相坦誠相待,不要太拘謹,要有渾大的氣度。
渾身、渾然、大氣、豪爽、坦率
豪爽、大方、坦率
拘謹、矜持、小心翼翼
【别人正在浏覽】